高级持续交付与最佳实践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3 01:02:44 阅读量: 21 订阅数: 16 


使用Docker和Jenkins实现持续交付的关键实践
# 高级持续交付与最佳实践
## 1. 高级持续交付
### 1.1 旧系统改造活动
在处理旧系统时,通常会涉及以下活动:
- **重构**:从新特性预期出现的地方开始重构旧代码是最佳选择。这样做能让我们为未来的新特性请求做好准备。
- **重写**:如果计划重写部分旧代码,应从最难测试的代码入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提高项目的代码覆盖率。
- **引入新特性**:在实现新特性期间,使用特性开关模式是很有价值的。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就能迅速关闭新特性。在重构过程中也应采用相同的模式。
在修改旧代码时,遵循先添加通过的单元测试,再更改代码的规则是很好的做法。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依靠自动化来检查是否意外更改了业务逻辑。
### 1.2 人为因素的理解
在将自动化交付流程引入旧系统时,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比其他任何情况都更为明显。为了实现构建过程的自动化,需要与运维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他们必须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对于手动 QA 团队也是如此,他们需要参与编写自动化测试,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如何测试软件。许多公司在引入持续交付流程时遇到困难,原因是团队参与度不够。
### 1.3 数据库相关要点
- 数据库是大多数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纳入持续交付流程。
- 数据库模式更改存储在版本控制系统中,并由数据库迁移工具进行管理。
- 数据库模式更改有两种类型:向后兼容和向后不兼容。前者较为简单,后者则需要一些额外的工作(将更改拆分为多个随时间分布的迁移)。
- 数据库不应成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首选的解决方案是为每个服务提供自己的数据库。
### 1.4 交付流程考虑
- 交付流程应始终为回滚场景做好准备。
- 应始终考虑三种发布模式:滚动更新、蓝绿部署和金丝雀发布。
- 旧系统可以逐步转换为持续交付流程,而不是一次性完成。
### 1.5 练习
#### 1.5.1 使用 Flyway 在 MySQL 数据库中创建非向后兼容的更改
1. 使用官方 Docker 镜像 `mysql` 启动数据库。
2. 使用正确的数据库地址、用户名和密码配置 Flyway。
3. 创建一个初始迁移,创建一个包含三列(ID、EMAIL 和 PASSWORD)的 `USERS` 表。
4. 向表中添加示例数据。
5. 将 `PASSWORD` 列更改为 `HASHED_PASSWORD`,用于存储哈希后的密码。
6. 按照文中描述,将非向后兼容的更改拆分为三个迁移。
7. 可以使用 MD5 或 SHA 进行哈希处理。
8. 检查数据库是否没有以明文形式存储任何密码。
#### 1.5.2 创建一个 Jenkins 共享库,用于构建和单元测试 Gradle 项目
1. 为库创建一个单独的仓库。
2. 在库中创建两个文件:`gradleBuild.groovy` 和 `gradleTest.groovy`。
3. 编写适当的 `call` 方法。
4. 将库添加到 Jenkins。
5. 在管道中使用库中的步骤。
### 1.6 问题
1. 什么是数据库(模式)迁移?
2. 你能说出至少三种数据库迁移工具吗?
3. 数据库模式的主要两种更改类型是什么?
4. 为什么多个服务不应该共享一个数据库?
5. 单元测试和集成/验收测试的测试数据有什么区别?
6. 在 Jenkins 管道中使用什么关键字使步骤并行运行?
7. 重用 Jenkins 管道组件的不同方法有哪些?
8. 在 Jenkins 管道中使用什么关键字进行手动步骤?
9. 文中提到的三种发布模式是什么?
### 1.7 进一步阅读资源
- [Databases as a Challenge for Continuous Delivery](https://phauer.com/2015/databases-challenge-continuous-delivery/)
- [Zero Downtime Deployment with a Database](https://spring.io/blog/2016/05/31/zero-downtime-deployment-with-a-database)
- [Canary Release](https://martinfowler.com/bliki/CanaryRelease.html)
- [Blue-Green Deployment](https://martinfowler.com/bliki/BlueGreenDeployment.html)
## 2. 持续交付最佳实践
### 2.1 团队内部掌控流程
团队应从接收需求到监控生产,全程掌控整个流程。拥有一个小型的 DevOps 团队,全面负责产品是很重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 掌控持续交付管道的每个阶段,包括如何构建软件、验收测试的要求以及如何发布产品。
- 避免出现管道专家,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应参与创建管道。
- 找到一种好的方式在团队成员之间共享当前管道状态(以及生产监控情况),团队空间中的大屏幕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 如果开发人员、QA 和 IT 运维工程师是不同的专家,确保他们在一个敏捷团队中共同工作。基于专业知识划分的独立团队会导致无人对产品负责。
- 要记住,给予团队自主权会带来高工作满意度和出色的参与度,从而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 2.2 自动化一切
从业务需求(以验收测试的形式)到部署过程,都应实现自动化。手动描述和带有操作步骤的维基页面很快就会过时,导致形成难以传承的知识,使流程变得缓慢、繁琐且不可靠。因此,只要是第二次做的事情,就应该实现自动化:
- 消除所有手动步骤,因为它们是错误的根源。整个过程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 永远不要直接在生产环境中进行任何更改,而是使用配置管理工具。
- 使用完全相同的机制部署到每个环境。
- 始终包含一个自动化的冒烟测试,以检查发布是否成功完成。
- 使用数据库模式迁移来自动化数据库更改。
- 使用自动维护脚本来进行备份和清理,别忘了删除未使用的 Docker 镜像。
### 2.3 对一切进行版本控制
对软件源代码、构建脚本、自动化测试、配置管理文件、持续交付管道、监控脚本、二进制文件和文档等所有内容进行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