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无关的概率量子不经意传输方案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1 00:55:46 阅读量: 14 订阅数: 34 AIGC 

# 设备无关的概率量子不经意传输方案
## 1 引言
在经典密码学领域,私密信息检索(PIR)和对称私密信息检索(SPIR)自首次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SPIR 是一种双方不信任的密码原语,客户端希望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检索信息,同时不向服务器透露所检索数据位的任何信息,而服务器则不想透露数据库其余部分的信息。然而,设计安全的 SPIR 方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客户端隐私和数据库安全似乎相互冲突,在经典和量子领域都难以设计出信息论安全的 SPIR 方案。
本文聚焦于一种比 SPIR 更弱的原语——私密查询(PQ)。在 PQ 中,客户端可以获取比 SPIR 或 1 出 N 不经意传输更多的数据库信息,同时客户端的隐私在作弊敏感性方面得到保证,即如果服务器试图获取客户端查询的信息,客户端可以检测到。
量子私密查询(QPQ)是 PQ 在量子领域的应用。客户端向数据库发出查询,获取查询索引对应的数据位值,同时可以了解少量非预期的数据库位信息(数据库安全),服务器可以获取少量客户端查询索引的信息(用户隐私),且具有作弊敏感性。QPQ 的功能可以解释为概率性的 n 出 N 不经意传输(这里 n = 1)。
目前,QPQ 领域已经提出了多种协议,这些协议的基本思想相似,但在密钥生成过程上有所不同。一些协议利用纠缠态生成共享密钥,另一些协议则向客户端发送单量子比特。这些协议的安全性基于以下事实:
- 服务器知道用于加密数据库的整个密钥。
- 客户端知道部分密钥位。
- 服务器无法获取客户端已知密钥位的位置信息。
然而,现有的 QPQ 协议存在一个问题,即其安全性依赖于通信双方的设备,如提供量子比特的源和测量量子比特的探测器。在设备无关(DI)场景中,需要去除对设备的信任假设,并保证安全。但由于 QPQ 的不信任性质,证明其 DI 安全性比量子密钥分发(QKD)更困难。
为了去除信任假设并提高整体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QPQ 方案,利用共享的 EPR 对和 POVM 测量,实现了全设备无关的认证,并提供了正式的安全分析,得到了不诚实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最大作弊概率的上界。
## 2 相关工作
### 2.1 现有 QPQ 协议
- **早期协议**:Giovannetti 等人首次提出了 QPQ 协议,随后的一些协议也相继出现,但这些协议都使用了量子存储器,目前难以实际实现。
- **基于 QKD 的协议**:Jakobi 等人提出了基于 QKD 协议的 QPQ 方案,之后 Gao 等人进行了灵活的推广,Rao 等人对经典后处理进行了更有效的改进。Zhang 等人提出了基于反事实 QKD 方案的 QPQ 协议,Yang 等人提出了基于 B92 QKD 方案的灵活 QPQ 协议。
### 2.2 现有协议的局限性
- **设备信任问题**:现有的 QPQ 协议的安全性依赖于设备的信任,在 DI 场景中,这些信任假设需要被去除。
- **非最大纠缠态的问题**:一些协议使用非最大纠缠态,这些态在实际制备中较为困难,且在 DI 认证方面不如最大纠缠态稳健。
## 3 本文贡献
### 3.1 提出全 DI - QPQ 方案
- 利用 EPR 对的自测试、POVM 测量的自测试和投影测量的自测试,去除了对设备(源和测量设备)的信任,实现了全 DI 安全性。这是首次提出这样的全 DI - QPQ 方案。
### 3.2 采用最优 POVM 测量
- 将客户端通常的投影测量替换为最优 POVM 测量,使得客户端平均可以确定地获得最多的原始密钥位,并可能在单次查询中检索最多的数据位。证明了该方案平均为客户端提供了最多的确定原始密钥位。
### 3.3 提供通用安全分析
- 与现有的 QPQ 协议不同,本文考虑了所有保持正确性条件的攻击,提供了通用的安全分析,并为双方(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作弊概率提供了上界(即从熵的角度给出了信息泄漏量的下界)。
## 4 符号和定义
### 4.1 符号
|符号|含义|
| ---- | ---- |
|K|QPQ 协议的初始状态数,假设为渐近大|
|\(\vert\psi\rangle_{BiAi}\)|第 i 个共享态,第一个量子比特对应 Bob,第二个对应 Alice|
|\(\rho_{BiAi}\)|第 i 个共享态的密度矩阵表示|
|\(\rho_{Ai}\) (\(\rho_{Bi}\))|第 i 个共享态在 Alice(Bob)侧的约化密度矩阵|
|X|服务器 Bob 对应的 N 位数据库|
|Xi|数据库的第 i 位|
|R(RA)|Bob(Alice)对应的整个原始密钥,大小为 kN 位(k > 1)|
|F(FA)|Bob(Alice)对应的整个最终密钥,大小为 N 位|
|Ri(RAi)|Bob(Alice)侧的第 i 个原始密钥位|
|Fi(FAi)|Bob(Alice)侧的第 i 个最终密钥位|
|Il|客户端 Alice 查询的元素索引集|
|M|Alice 侧使用的 POVM 设备|
|A(B)|Alice(Bob)侧的测量结果|
|A(A∗)|诚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