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文本主题结构:Synopsis方法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3 00:46:15 阅读量: 3 订阅数: 12 


计算机科学讲义:数据库与专家系统应用
### 自动识别文本主题结构:Synopsis 方法解析
#### 1. 引言
在文本处理领域,对于文本进行分类、分割以及识别其主题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今天要介绍的 Synopsis 方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该方法聚焦于特定领域和标准,通过构建相关词汇表,实现对文本的有效处理。
#### 2. Synopsis 方法概述
Synopsis 方法主要围绕“电影”这一应用领域,重点关注“演员”和“剧情”两个标准。其整体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定义领域和标准**:用户为每个标准提供一组被称为“种子词”的词汇,以明确该标准的含义。例如,对于“剧情”标准,种子词可以是“改编、叙事、原创剧本”等;对于“演员”标准,种子词可以是“表演、演员、选角”等。
2. **构建文档语料库**:针对每个标准的种子词,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包含该种子词和领域词(如“演员”和“电影”)的约 300 篇不同文档,这些文档构成该标准的“类”。同时,检索不包含该标准任何种子词的约 300 篇文档,构成“反类”。
3. **识别代表性词汇**:对语料库中的文档进行词形还原处理,然后通过研究与种子词强相关的词汇频率,识别出代表该标准的词汇。具体通过以种子词为中心的文本窗口来实现。
4. **分类、索引或分割**:利用上一步得到的词汇表,对文本进行分类、索引或分割操作。
以下是标准和对应种子词的示例表格:
| 标准 | 种子词 |
| ---- | ---- |
| 剧情 | 改编、叙事、原创剧本、编剧、故事、剧情简介 |
| 演员 | 表演、演员、选角、角色、诠释、角色、明星 |
#### 3. 特征标准获取与学习
##### 3.1 文档获取与预处理
使用搜索引擎获取文档,对于每个标准的种子词,检索包含该种子词和领域词的文档,形成标准的“类”;检索不包含该标准种子词的文档,形成“反类”。然后使用形态句法分析器对所有文档进行词形还原处理。
##### 3.2 学习步骤
学习过程基于这样的假设:能够表征标准的词汇通常与该标准相关联,因此重点寻找与种子词强相关且频繁出现在其附近的词汇。具体通过定义以种子词为中心的文本窗口来实现,窗口的形式定义如下:
\[F(g, sz, t) = \{m \in t / d_{t_{NC}}(g, m) \leq sz\}\]
其中,\(g\) 是种子词,\(sz\) 是窗口大小,\(d_{t_{NC}}(g, m)\) 是 \(m\) 与 \(g\) 之间的距离,即它们之间的语法普通名词的数量。
当一个词汇 \(m\) 出现在窗口 \(F(g, sz, t)\) 中时,需要考虑其相对于窗口中心种子词 \(g\) 的相对位置,引入影响概念 \(I(m, g, sz, t)\) 来衡量:
\[I(m, g, sz, t) =
\begin{cases}
0 & \text{if } m \notin F(g, sz, t) \\
h(d_{t}^{*}(m, g)) & \text{if } m \in F(g, sz, t)
\end{cases}
\]
其中,\(d_{t}^{*}(m, g)\) 是 \(m\) 与 \(g\) 之间的距离,不考虑词汇的语法性质。\(h\) 函数用于根据词汇与种子词的距离平衡其权重,其定义如下:
\[h =
\begin{cases}
gauss(\frac{d_{t}^{*}(g,M)}{d_{t}^{*}(g,l)}, \mu, \sigma) & \text{for a word to the left of } g \\
gauss(\frac{d_{t}^{*}(g,M)}{d_{t}^{*}(g,r)}, \mu, \sigma) & \text{for a word to the right of } g \\
gauss(x, \mu, \sigma) = \exp(-\frac{(x - \mu)^2}{2\sigma^2})
\end{cases}
\]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词汇在“类”和“反类”中的代表性值 \(X\) 和 \(X'\),计算公式如下:
\[X(M, sz) = \sum_{g \in S} \sum_{t \in T(g)} \sum_{\gamma \in O(g,t)} \sum_{m \in O(M,t)} I(m, g, sz, t)\]
\[X'(M, sz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