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无线传输技术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1:33:56 阅读量: 8 订阅数: 9 


5G及未来无线传输技术:回程、中继和前传
### 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解析
#### 1. 非传统毫米波频段特性
非传统毫米波频段具有独特的特点。其波束比传统频段更窄,传播距离通常只有几公里,这就要求发射/接收天线的对准更加严格,并且需要非常稳定的天线安装结构。
以下是非传统毫米波频段的一些典型特性:
| 频段 | 典型最大带宽 | 小区位置 | 典型最大数据速率(双极化) |
| --- | --- | --- | --- |
| V: 57 - 71 GHz | 500 MHz | 城市/密集城市 | ~7 Gb/s |
| E: 71 - 87 GHz | 2 GHz | 城市/密集城市 | ~20 Gb/s<br>~25 Gb/s(未来) |
| W: 92 - 114 GHz | 4 GHz(未来) | 城市/密集城市 | ~50 Gb/s(未来) |
| D: 130 - 175 GHz | 4 GHz(未来) | 城市/密集城市 | ~50 Gb/s(未来) |
这些频段适用于城市和密集城市环境,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带宽和数据速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2. 集成接入与回传(IAB)技术
集成接入与回传(IAB)是 5G 移动网络发展中的一项关键创新技术,已在 3GPP 5G NR Release 16 中实现标准化。
IAB 允许将现有的 5G 接入无线空中接口技术应用于回传网络,同时利用接入频谱进行回传。它能在时间、频率和/或空间域高效集成接入和回传,并支持多跳回传。IAB 可分为带内和带外两种模式:
- **带内模式**:接入和回传在频率域完全或部分共享资源,相比静态分配,能通过动态共享频谱实现更灵活的频谱使用。但这种共享可能会因干扰影响网络质量,或导致接入容量下降。
- **带外模式**:接入和回传在频率域不重叠。
虽然 IAB 可在 FR1(低于 7 GHz)和 FR2(毫米波)5G NR 接入频段中使用,但 FR2 毫米波频段丰富的频谱资源使其特别适合 IAB。在没有现有光纤基础设施且需要经济高效、快速部署回传网络的小基站密集部署场景中,这些频段的应用非常有利。
典型的 5G NR 独立 IAB 架构主要由 IAB 施主和 IAB 节点组成:
- **IAB 施主**:是一个 gNB,通过 NG 链路连接到核心网络,可直接为用户设备(UE)提供接入,也可通过 IAB 节点提供接入。IAB 施主与 UE 和 IAB 节点之间通过标准的 5G NR 空中接口(Uu 接口)连接。
- **IAB 节点**:由移动终端(MT)和分布式单元(DU)互连组成。MT 的功能是终止朝向 IAB 施主或其他 IAB 节点的回传 Uu 接口的无线电接口层。IAB 施主和 IAB 节点都可能包含多个 DU。需要注意的是,IAB 施主与 5G 核心(5GC)之间的 NG 链路并非 IAB 的一部分,而是通过独立的光纤或无线回传网络提供。
下面是 IAB 架构的简单示意: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5GC(5G 核心网络):::process -->|NG 独立回传| IAB - 施主:::process
IAB - 施主:::process -->|无线回传链路| IAB - 节点 1:::process
IAB - 施主:::process -->|无线接入链路| UE 1:::process
IAB - 节点 1:::process -->|无线回传链路| IAB - 节点 2:::process
IAB - 节点 1:::process -->|无线接入链路| UE 2:::process
IAB - 节点 2:::process -->|无线接入链路| UE 3:::process
```
#### 3. 5G 网络无线传输的关键技术
要实现功能完备的 5G 网络无线传输链路,需要大量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在实现 5G 所需的特性和能力方面更为关键:
1. **多层头压缩**:5G 核心网络与无线接入网络之间通过以太网/IP 分组数据技术进行通信,该技术会在基本有效载荷上添加多层头部数据。但在点对点无线链路传输数据时,并非所有头部数据都必需。通过压缩头部数据,可增加每个数据比特的有效载荷,从而提高吞吐量效率。
2. **正交幅度调制(QAM)**:在需要高频谱效率的 5G 无线传输中,QAM 是最常用的数字调制方法。早期 QAM 系统的频谱效率约为 5 比特每秒每赫兹(b/s/Hz),如今一些系统通过 8192 点信号空间星座图可实现超过 11 b/s/Hz 的频谱效率,通过 16384 点星座图可实现超过 12 b/s/Hz 的频谱效率。
3. **载波恢复和定时恢复**:为了成功解调 QAM 信号,接收器需要准确重建载波频率和传输符号的定时,这需要特定的电路来实现。
4. **编码**:现实世界的数字传输系统存在缺陷,若不处理会导致误码率性能不理想。编码是一种通过添加冗余比特来减轻性能下降并提高在热噪声环境下性能的成熟方法。在 5G 无线传输系统中,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是一种高效的编码技术,里德 - 所罗门编码也常被使用,而最新的极化编码虽尚未应用于无线传输链路,但未来可能会得到应用。
5. **发射机功率放大器预失真**:QAM 系统需要线性传输,但随着输出功率增加,所有“线性”功率放大器最终会进入非线性压缩阶段,导致信号失真。预失真器通过在放大前对信号进行失真处理,使放大后的信号接近无失真状态。
6. **相位噪声抑制**:所有无线信号都伴有一定的相位噪声,且相位噪声与载波频率有关。非传统毫米波频段的无线传输链路的相位噪声比传统频段更高,若不补偿,会导致性能下降。
7. **正交缺陷缓解**:QAM 传输可实现高频谱效率,它通过在同一载波上以正交方式传输两个独立数据流。为使性能接近理想状态,接收器在检测前需保持这些数据流的原始相位和增益关系,这需要特殊电路来实现。
8. **自适应均衡**:理想的无线传输中,信道带通特性无失真,但实际中信道常存在失真,会导致误码率性能下降。自适应均衡旨在自适应地最小化这种失真。
9. **链路自适应**:无线路径常存在变化的损耗和带内失真。当路径接近理想状态时,可采用最高设计调制复杂度和最小编码量,以实现最大频谱效率和容量;当路径偏离理想状态时,可通过降低调制复杂度和增加编码增益来维持比特率可靠性,但这会降低频谱效率和容量。自动调整调制复杂度和编码增益以适应变化的信道条件的过程称为链路自适应。
10. **同信道双极化(CCDP)**:这是一种提高频谱效率的技术,通过在同一信道上以不同极化方式(水平和垂直)传输两个不同数据流。但该技术的应用受限于极化信号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可接受的干扰,因此需要相关技术来最小化这种干扰。
11. **视距多输入多输出(LoS MIMO)**:与同信道双极化类似,LoS MIMO 通过在视距信道上使用多个天线传输多个数据流来提高频谱效率。
12. **轨道角动量(OAM)复用**:电磁波具有轨道角动量,可在多个正交模式下传播。通过利用这一现象,可将数据复用在同一信道的多个模式上,从而增加信道容量。目前 OAM 复用仍处于研发阶段,未来可能应用于无线传输系统。
13. **频段和载波聚合(BCA)**:为了不断提高 5G 无线传输数据容量,人们设计了一些巧妙的方案,可在给定频段内聚合信道或在多个频段内聚合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 4. 5G 传输有效载荷:基于以太网的分组交换数据
传统电话通信基于电路交换,用户之间的电路在通信期间持续保持开放,直到通信结束释放连接。而传统数据通信基于分组交换,数据以离散数据包的形式发送,每个数据包包含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并寻找最佳路由到达目的地。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接收端的数据包不一定按发送顺序到达,因此需要重新排序。
分组数据通信系统使用协议,协议是设备之间通信必须遵循的一组规则,包括数据格式和编码、控制信息和错误处理、速度匹配和排序等方面。协议层层叠加形成协议栈,每个协议提供实现数据通信所需的功能。
5G 网络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互联网借助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互联网协议(UDP/IP)进行通信。TCP/IP 和 UDP/IP 与物理数据链路层协同工作,创建有效的分组交换网络。在 5G 环境中,与 TCP/IP 和 UDP/IP 相关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以太网协议。
#### 5. TCP/IP 协议
TCP/IP 是一个包含四层协议的层次结构,名称源自两个主要协议 TCP 和 IP:
- **应用层协议**:用户与网络交互的层面,包含所有涉及用户交互的过程,如网页访问、电子邮件等协议。该层数据以 8 位字节流的形式传递到下一层(传输层);在接收模式下,数据从传输层传递到应用层。
- **传输层 -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通信,是大多数互联网应用使用的协议。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通信双方需先建立双向连接才能传输数据。它通过接收方确认来保证数据正确接收,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确认,会重新发送数据。TCP 接收应用层数据后,会将其分割成合适的块,并添加 20 字节的头部形成 TCP 数据报,然后传递到 IP 层。接收数据时,会去除头部并将数据按发送顺序重新排列后传递到应用层。
- **传输层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与 TCP 不同,UDP 是无连接协议,用户在传输数据前无需建立连接。它提供不可靠服务,不保证数据的交付,数据包可能丢失、延迟或乱序到达。
TCP 和 IP 封装过程如下:
```plaintext
20 字节 TCP 头部
20 - 60 字节 IP 头部
20 字节 TCP 头部
数据块
数据块
数据块
应用层
数据块
TCP 数据报
IP 数据报
最大 65535 字节
```
综上所述,5G 网络的发展涉及多个方面的技术,从非传统毫米波频段的应用到 IAB 技术的创新,再到各种关键无线传输技术和基于以太网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这些技术相互配合,共同推动 5G 网络的高效运行。
### 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解析
#### 6. UDP/IP 与以太网协议
UDP/IP 同样是互联网通信中常用的协议组合。UDP 作为传输层协议,与 TCP 不同,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具有低延迟的特点,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流、语音通话等。在 UDP/IP 通信中,数据同样被封装成数据报进行传输。
以太网协议是 5G 网络中与 TCP/IP 和 UDP/IP 相关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负责将 TCP/IP 或 UDP/IP 数据报封装成数据包,并确保数据包在物理层上的可靠传输。以太网协议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传输速率、错误检测等方面的规则,是实现 5G 网络高效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
#### 7. 语音和视频数据在 5G 网络中的传输
语音和视频数据是 5G 网络中常见的传输内容。这些数据的生成通常涉及到编码和压缩技术,以减少数据量,提高传输效率。
语音数据一般通过语音编码算法进行处理,如 G.711、G.729 等。这些算法可以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在 5G 网络中,语音数据通常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利用 TCP/IP 或 UDP/IP 协议实现端到端的通信。
视频数据的处理则更为复杂。视频编码标准如 H.264、H.265 等可以对视频信号进行高效压缩,减少数据量。在传输过程中,视频数据同样被封装成数据包,通过 5G 网络的无线传输链路进行传输。为了保证视频的流畅播放,还需要考虑网络带宽、延迟等因素,采用自适应码率调整等技术来优化传输效果。
#### 8. 以太网传输数据的容量效率问题及解决方法
以太网传输的数据在相关头部携带了大量非用户数据,这导致无线回传链路的容量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头部压缩技术。
头部压缩的操作步骤如下:
1. **识别头部数据**:分析以太网数据包中的头部信息,确定哪些部分是可以压缩的非必要信息。
2. **选择压缩算法**:根据头部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压缩算法,如 RoHC(鲁棒性报头压缩)等。
3. **压缩头部数据**:使用选定的压缩算法对头部数据进行压缩,减少其占用的带宽。
4. **传输压缩后的数据**:将压缩后的数据包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进行传输。
5. **解压缩头部数据**: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解压缩算法将头部数据还原,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通过头部压缩,可以有效减少以太网传输数据中的非用户数据,提高无线回传链路的容量效率。
#### 9. 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场景
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 应用场景 | 特点 | 相关技术需求 |
| --- | --- | --- |
| 智能交通 | 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实时通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 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无线传输技术,如 LoS MIMO、链路自适应等。 |
| 工业自动化 | 支持工厂内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远程控制。 | 高频谱效率的调制技术,如 QAM,以及高可靠性的编码技术,如 LDPC 编码。 |
| 智能医疗 | 实现远程医疗监测、手术指导等应用,需要高带宽、低延迟的通信。 | 大带宽的毫米波频段技术,如 E 频段、W 频段等,以及载波恢复和定时恢复技术。 |
| 智能家居 | 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家庭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管理。 | 低功耗、广覆盖的无线传输技术,如 NB - IoT 等。 |
#### 10. 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也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1. **更高的频谱效率**:通过不断改进调制技术、编码技术等,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
2. **更广泛的频段应用**:除了现有的毫米波频段,未来可能会探索更多的频段资源,如太赫兹频段等,以增加可用带宽。
3. **融合多种技术**:将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进行融合,如 MIMO 技术与 OAM 复用技术的结合,以实现更高的性能。
4. **智能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 5G 网络无线传输链路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下面是 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发展趋势的简单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更高的频谱效率):::process --> B(不断改进技术):::process
C(更广泛的频段应用):::process --> B
D(融合多种技术):::process --> B
E(智能化管理):::process --> B
B --> F(实现更高性能):::process
```
总之,5G 网络无线传输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 5G 网络的发展和应用。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