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关系数据库基础: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解析

PPT文件

下载需积分: 10 | 267KB | 更新于2024-08-15 | 59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计算机基础与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涵盖了数据库及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解释,以及关系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键、联系的定义和分类。" 在深入探讨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之前,我们需要理解数据库及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数据库是一种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它允许高效地管理和检索信息。数据模型是构建数据库的关键,主要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又称为信息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用于明确表达用户的需求和信息结构。这一模型帮助我们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库设计,确保数据的有效管理。 逻辑模型则关注数据的组织和操作方式。根据逻辑模型的不同,数据库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如Access)和面向对象数据库。在日常讨论中,数据模型通常指的是逻辑模型。关系数据库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模型,它基于关系理论,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每个表格代表一个实体,而行和列则代表实体的属性。 物理模型关注实际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表示和访问方式,这涉及到索引、存储格式和数据压缩等技术,与硬件和软件性能密切相关。 在关系数据库中,实体是可区分的事物,具有属性。属性是描述实体特性的,比如学生实体可能有学号、姓名和性别等属性。键(码)是用于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属性的取值范围被称为域。 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种类型: 1. 一对一联系:如班级与班主任,每个班级对应一个班主任,每个班主任仅负责一个班级。 2. 一对多联系:如班级与学生,一个班级可以有多个学生,但每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 3. 多对多联系:如学生与课程,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修。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Access数据库设计的基础,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有效地创建、管理和查询Access数据库,满足各种信息管理需求。在后续章节中,还会详细介绍关系运算、数据库系统结构等内容,进一步深入到数据库的实际操作和编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