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file-type

Spark 1.6后内存优化:UnifiedMemoryManager详解

PDF文件

243KB | 更新于2024-08-27 | 49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download 立即下载
Spark的内存管理是其性能优化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数据处理和分布式计算中。早期的Spark(版本1.5之前)使用StaticMemoryManager进行内存划分,主要将内存分为Execution内存(用于执行计算任务的临时数据)和Storage内存(用于存储中间结果和数据传输)。StaticMemoryManager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静态边界来区分这两种内存,这简化了实现,但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通用性:默认设置可能无法适配各种工作负载,对于不同的计算场景,用户可能需要手动调整内存分配,这增加了内存调优的复杂性和难度。 2. 内存利用不充分:对于那些不需要大规模缓存的应用,Execution内存可能被闲置,而Storage内存则可能不足以支持数据传输和计算需求。 为了提升Spark的灵活性和易用性,从Spark 1.6版本开始引入了UnifiedMemoryManager(统一内存管理)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组件包括StorageMemoryPool和ExecutionMemoryPool,它们作为动态内存池,允许在两者之间动态调整软边界,使得内存分配更为智能和高效。 UnifiedMemoryManager的内存布局设计更加精细,它在Executor JVM内存中继续划分Storage内存和Execution内存,但通过引入Softboundary的概念,内存在需求不足时可以跨区域共享。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 提高资源利用率:即使某个内存区域紧张,其他区域的空闲内存可以被自动调整到需要的地方,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 降低调优压力:统一内存管理减少了用户对Spark内部机制的深入了解要求,使得内存管理变得更加直观和易于管理。 - 避免OOM问题:通过动态调整,可以更好地防止由于内存溢出(OOM)导致的任务失败。 UnifiedMemoryManager是对StaticMemoryManager的一个重大改进,它通过引入动态内存池和软边界概念,增强了Spark内存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必过多关注底层内存配置,从而提升了Spark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filetype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TM32微控制器精确控制步进电机,涵盖了从原理到代码实现的全过程。首先,解释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定子、转子的构造及其通过脉冲信号控制转动的方式。接着,介绍了STM32的基本原理及其通过GPIO端口输出控制信号,配合驱动器芯片放大信号以驱动电机运转的方法。文中还详细描述了硬件搭建步骤,包括所需硬件的选择与连接方法。随后提供了基础控制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通过定义控制引脚、编写延时函数和控制电机转动函数来实现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最后,探讨了进阶优化技术,如定时器中断控制、S形或梯形加减速曲线、微步控制及DMA传输等,以提升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和精度。 适合人群:具有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特别是对STM32和步进电机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步进电机与STM32的工作原理及二者结合的具体实现方法;②掌握硬件连接技巧,确保各组件间正确通信;③理解并实践基础控制代码,实现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④通过进阶优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机控制性能,实现更精细和平稳的运动控制。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讲解,还附带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结合实际硬件进行调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和技术细节。同时,对于进阶优化部分,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学习,逐步提升对复杂控制系统的理解。
file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