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学习驱动的语音识别:端到端模型解析
下载需积分: 10 | 1.93MB |
更新于2024-07-16
| 53 浏览量 | 3 评论 | 举报
收藏
"ASR公开课材料主要讲解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技术,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最新进展,包括端到端模型的应用。"
在【公开课材料_ASR.pdf】中,杨学锐,云从科技的资深算法研究员,分享了关于语音识别的深入知识,主要聚焦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最新进展。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语音识别概述、语音识别思路与常见框架、云从科技的语音识别模型以及问答环节。
首先,语音识别被定义为Large Vocabulary Continuous Speech Recognition (LVCSR),即从语音/音频文件转换成文字序列的过程,处理的是连续语音而非孤立词。近年来,这一技术的发展迅速,错误率从16%降低到4%,甚至超过了人类的识别能力。这一进步得益于深度学习的引入,特别是自2010年的DNN-HMM模型到2012年后的端到端模型。
在发展与现状方面,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多重挑战。例如,大量的词汇量(英文250000+,中文400000+)要求模型具备广泛的词汇理解能力。此外,不同说话人的口音、方言,以及各种环境噪声(如汽车喇叭、会场回响、马路噪声)都会影响识别效果。同时,不同设备的麦克风类型(手持、耳带、近场远场)也会带来差异。
构建识别系统的框架包括模型构建、数据收集、监督学习和解码搜索。在这个过程中,语音转文字的统计学模型是核心,而数据质量对于模型训练至关重要。为了处理中文语音识别,通常会使用声韵母作为子词单位。在特征提取阶段,经过一系列预处理,如A/D转换、预加重、加窗等,然后通过梅尔滤波器组和MFCC(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提取特征,动态特征(如MFCC的差分和二阶差分)进一步增强信息。
声学模型的构建,传统上采用GMM-HMM,使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来描述语音信号的时间变化。然而,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RNN(循环神经网络)和其他端到端模型如Transformer或LSTM等逐渐成为主流,它们可以直接从原始音频序列预测文本,简化了传统的声学和语言模型结构。
这份材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包括其历史、挑战、解决方案以及深度学习在该领域的应用,对于理解并研究语音识别的最新进展极具价值。
相关推荐















资源评论

陌陌的日记
2025.08.02
针对语音识别感兴趣的深度学习研究者,这份公开课材料提供了前沿知识,不容错过。

Friday永不为奴
2025.06.08
这份材料介绍了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领域的新进展,特别是端到端方法,内容质量上乘。🦁

Msura
2025.05.31
端到端的语音识别技术讨论深入,对理解最新的AI语音应用非常有帮助。

weixin_44220177
- 粉丝: 3
最新资源
- 批量图片上传功能使用说明
- Elasticsearch 6.6.2版本发布,开源分布式搜索引擎特性解析
- Delphi五福棋游戏单机版源代码剖析
- Toad_for_DB2 6.1版激活码获取指南
- Android系统签名工具signapk.jar使用与介绍
- 前端安全防护:esapi4js-0.1.2实现XSS攻击防御
- 掌握Windows内核安全与驱动开发技巧
- 自制手写数据集扩展MNIST训练精准度分析
- Movielens 20m数据集深度解读与推荐应用
- Python学习手册第三版:全面进阶指南
- WinSCP 5.11版本发布:安全文件传输解决方案
- 二叉树可视化实现源码解析与学习指南
- 深入理解SSH2包结构:包1与包2解析
- 深入解析Apache Tomcat 7.0.94部署特性
- Java反编译工具:轻松查看和分析.class及.jar文件
- 简化JDBC开发的DBUtils工具包使用指南
- 迷你CAD图纸浏览器:便携易用的PDF/图片转换工具
- 内窥镜图像播放软件:开发测试必备工具
- 非线性规划:数学建模与算法基础
- Bootstrap前端样式压缩包下载使用指南
- MATLAB实现高效最短路与次短路算法
- C#实现验证码噪点添加技术
- C#实现基于CPU和硬盘的机器码生成示例
- DLL文件转C++代码的反编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