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对点信道与数据链路层详解:PPP协议与以太网
下载需积分: 7 | 1003KB |
更新于2024-08-14
| 88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设备之间无链路-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它负责在相邻节点间建立和维护数据链路,并控制数据的传输。这个层次的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层的数据报文封装成帧,通过物理链路进行传输,并确保数据的正确无误。本资源主要探讨了在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环境下数据链路层的工作机制。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处理一对一的通信方式。在这一环境中,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被广泛使用。PPP协议的特点包括其灵活性、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以及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PPP协议的帧格式包括起始和结束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以及帧校验序列。PPP的工作状态包括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配置协商、链路打开、正常传输、链路故障或关闭请求,以及链路终止等阶段。其中,LCP(Link Control Protocol)用于建立和配置链路,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则用于特定网络层协议的配置。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主要应用于局域网,如以太网。以太网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协议来解决多个主机共享同一信道时的冲突问题。在以太网中,主机通过监听信道是否空闲来决定是否发送数据,若发生碰撞,则会退避并重新尝试。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形结构,其中集线器作为中心节点连接各个主机。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的协议设计对于网络性能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太网不断扩展和加速,包括100BASE-T、吉比特以太网、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网,以及利用以太网实现宽带接入。
数据链路层简单模型展示了数据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流动,从主机到主机,通过路由器的层层转发,数据链路层在每一段链路上完成帧的封装和解封装,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这个过程涉及到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和物理层的交互,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共同协作完成整个网络通信。
总结来说,数据链路层是网络通信的关键部分,它处理物理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以及帧的传输和错误检测。点对点和广播信道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工作策略,但其核心目标都是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相关推荐






















小婉青青
- 粉丝: 34
最新资源
- 实现可编辑Select下拉列表的源码与工具解析
- Flash RSS天气预报源码工具解析
- Linux服务器部署标准的深入解读
- 掌握DOM XML解析之删除操作技巧
- C#编程实现谷歌翻译功能的方法
- C#实现窗体内容图片化并展示功能
- Kafka与Zookeeper集群部署简化包
- HTML5 Canvas雨滴动画效果:模拟玻璃表面落雨模糊
- 两种登录模板设计:黑白色与蓝色主题
- 深入理解JPA中的一对多与多对一关系实现
- 文本处理新工具:移除HTML标签教程
- 深入理解JavaScript与DOM在Ajax中的应用
- C++在VS2015中的token字符分隔实验教程
- 安卓小程序开发实战:代码、报告与流程
- 绿色版Notepad++ 7.6.3软件下载
- Android轮播图实现:banner与ViewPager对比
- Zynq-7000系列使用指导手册
- Java与XFire构建WebService服务及其PHP客户端实现
- IBatis实现单表数据库操作与模糊查询教程
- HTML5实现3D地球动画旋转教程
- 周立功WEB服务器应用指南:源码与实践
- Delphi相关工具Asphyre的30mar2007版本介绍
- 010Editor v9.0.1官方版及注册机下载
- 掌握Oracle数据库连接技术:左、右、自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