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网络层协议与服务详解

在《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四章网络层部分,主要探讨了网络层的功能和服务、网络互连的关键问题、网络设备的区别以及重要的网络协议。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1. **网络层服务**:
-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了两种基本服务:面向连接的虚电路(VC)服务和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如TCP,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但需要预先建立连接,对网络资源进行预留,优点是服务质量保障,缺点是可能导致路由器复杂度增加和网络成本较高。无连接服务如UDP,不保证数据顺序到达,但处理灵活,网络资源占用较少。
2. **网络互连的意义及挑战**:
- 网络互连使得不同网络间的信息交换成为可能,扩展了资源共享范围和通信区域。在互连过程中,需解决诸如寻址差异、最大分组长度、接入机制、超时控制、差错恢复、路由选择、用户控制等通用问题,以及服务模型(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和管理方式的统一。
3. **网络设备的区别**:
- 转发器在物理层工作,负责信号放大和转发;
- 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连接不同LAN,处理相同协议的帧;
- 路由器是网络层设备,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包转发,可以跨越不同网络协议;
- 桥路器是网桥和路由器的结合,既能连接不同链路层又能进行网络层路由;
- 网关则处理网络层以上协议转换,如从IPv4到IPv6,或从内部网络到外部网络。
4. **重要协议功能**:
- IP(Internet Protocol)是核心协议,负责寻址和路由,使得不同网络间数据包传递;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用于局域网内将IP地址解析为硬件地址;
-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之,将硬件地址解析为IP地址,用于网络启动时自动获取IP;
-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于错误报告和查询,优化IP数据包传输;
-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负责组播,维护网络中对特定组的兴趣列表。
5. **IP地址分类**:
- IP地址分为五类:A、B、C、D和E类,每类地址有不同的位数分配,网络号和主机号的组合方式不同;
- 主要特点是分类明确,适应不同的网络规模,但早期版本存在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网络层的基本概念、服务模式、设备角色以及关键协议的职责,对于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likelifu
- 粉丝: 1
最新资源
- JProfiler 11.0.1 macOS版下载与Delphi标签解析
- 官方MySQL ODBC 64位驱动包下载 - Winx64版
- LCD1602显示矩阵按键键值的实现方法
- Kutools for Excel 19.0注册机下载使用指南
- HTML5 canvas实现飞机飞行轨迹动画效果
- JQuery学习全套文档与API参考指南
- 深入了解phpSysInfo与iProber PHP探针工具
- 恒润科技COM模块协议栈使用指南
- Telerik Silverlight UI 2018 v2.515 开发版下载
- C#实现的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源码分享
- 2018年大数据技术指南核心解读
- 一键转换Putty、SecureCRT与ZOC会话至Xshell格式
- JDK 1.7u7 Windows安装包快速下载指南
- C#开发的全盘文件监控系统软件介绍
- .NET平台RSA加密解密技术实现详解
- 深入解析源码:实现高效table排序的工具
- 蓝色风格Facebook登录模板,CSS3打造与表单验证
- 深入浅出:图片浏览器js框架实现解析
- FLEX学习笔记与Flash Player安装文件解析
- 探索SSH框架的下载与应用
- C#实现的手写识别技术源码
- 多协议支持的组包工具发布
- 2014年人民日报数据集:深度学习的标注训练利器
- 绿色管道公司全套企业网站模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