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iveMQ高可用集群(ZooKeeper+LevelDB)部署教程
版权申诉
65KB |
更新于2024-08-03
| 185 浏览量 | 举报
收藏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在CentOS 6.6 x64环境中搭建一个基于ZooKeeper和LevelDB的伪集群模式的ActiveMQ高可用解决方案。以下是详细步骤:
1. **环境准备**:
- 操作系统:CentOS 6.6 64位
- JDK版本:JDK 7
- ActiveMQ版本:Apache ActiveMQ 5.11.1
- ZooKeeper集群:三个节点192.168.1.81:2181, 192.168.1.82:2182, 192.168.1.83:2183
2. **防火墙设置**:
- 配置对应ActiveMQ集群的服务端口,如63631-63633、8361-8363,确保防火墙允许这些TCP端口的入站连接。
3. **创建安装目录**:
- 在三台主机上创建一个统一的安装目录`/home/wusc/activemq`,用于存放ActiveMQ的安装包和配置。
4. **下载并解压ActiveMQ**:
- 将`apache-activemq-5.11.1-bin.tar.gz`上传至`/home/wusc/activemq`目录。
- 使用`tar`命令解压文件,并根据主机名或节点编号对解压后的目录进行命名,例如:`node1`, `node2`, `node3`。
5. **配置伪集群**:
- 在每个节点上配置ActiveMQ,设置集群相关的属性,包括ZooKeeper连接信息(地址和端口)。为了实现伪集群,需要配置ActiveMQ使用ZooKeeper作为分布式一致性存储,LevelDB用于持久化消息队列数据。这通常涉及修改`activemq.xml`配置文件,设置`ha-policy`为`round-robin`,`journal-directory`指向LevelDB存储位置,以及`zookeeper-uri`指定ZooKeeper集群地址。
6. **启动与监控**:
- 启动每个节点上的ActiveMQ服务,并确保ZooKeeper集群已正常运行。通过监控ZooKeeper状态和ActiveMQ节点的连接情况,确保集群的健康和高可用性。
7. **故障转移与恢复**:
- 如果集群中的某个节点失效,由于伪集群的特性,ActiveMQ将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继续提供服务。在故障恢复后,可能需要手动重新加入离线节点。
总结来说,本文提供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下,利用ZooKeeper实现ActiveMQ高可用集群的技术细节,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配置伪集群模式,以及必要的网络设置。这对于企业级应用中处理大规模消息传递和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场景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小小哭包
- 粉丝: 2097
最新资源
- 探索MongoDB在Kubernetes集群中的部署技巧
- HTMLCSS8最新技术解析与应用
- 代码测验技巧与实战演练
- 使用JavaScript打造高效密码生成器
- 实用程序类与包装器在eb-c-avr中的编译方法
- 图片压缩技术在日志存储中的应用
- website-proxystore技术解析与应用
- Flora_Family:Python植物家族数据处理库
- MessengerKotlin:Kotlin语言开发的即时通讯平台
- Parth Sharma个人技术博客介绍
- 小米高通QCN导入工具——一键导入CPU QCN解决方案
- Ansible角色实现Docker Compose文件自动化部署
- 深入探索Node.js与TypeScript的融合之道
- 地球地震映射技术研究与实践
- HTML5、CSS3与ES6实践活动介绍
- 使用Batchfile实现Ping命令自动化
- Java实现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
- GitHub个人资料配置详解:ririnsinta的Shell配置文件
- gitty1 Git Test 1项目版本控制入门
- 探索知识医学:HTML技术在医疗信息中的应用
- GCCTest程序的解析与实践
- 探索压缩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深入解析互联网技术与HTML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