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进程
我们知道linux下进程有种状态叫做僵尸状态;
原因是父进程fork()出来的子进程结束之后,内核会给父进程发送一个SIGCHLD信号,;
这个SIGCHLD信号的作用是及时通知父进程子进程的退出让父进程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他回收;
回收的意义:
1.避免僵尸进程的产生,内存泄漏
2.且使得父进程能拿到子进程的退出状态,进行相应处理
如果父进程没有忽略这个信号(设置SIG_IGN),也没有等待(wait)子进程,而且结束的也比子进程晚(不能托管被init1号进程领养),并且也没有handler捕捉这个信号,那子进程就会进入僵尸状态; 维护者自己的task_struct开销,这也是一种内存泄露;
解决方式
对于这个问题有已下几种解决方式:
父进程阻塞调用wait()
#include <sys/types.h> /* 提供类型pid_t的定义 */
#include <sys/wait.h>
pid_t wait(int *status)//status 输出型参数,可以拿到子进程退出的状态码,不关心的话设置NULL即可;
进程一旦调用了wait,就立即阻塞自己,由wait自动分析是否当前进程的某个子进程已经退出,如果让它找到了这样一个已经变成僵尸的子进程,wait就会收集这个子进程的信息,并把它彻底销毁后返回;如果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子进程,wait就会一直阻塞在这里,直到有一个出现为止。
- 显然wait的调用是非常不合理的,阻塞时等待会让父进程干不了别的事情;
父进程非阻塞调用waitpid()
#include <sys/types.h> /* 提供类型pid_t的定义 */
#include <sys/wait.h>
pid_t waitpid(pid_t pid,int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