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法
臺灣科技大學. 2022.3.17 .王思如
課程
規劃 2/17
設計的本質
設計
思維
3/3
研究方法
問題
探索
3/10
田野觀察
3/17
研究規劃與
設計
田野
研究
3/24
深度訪談
3/31
初級資料
整理
4/7
分析方法
洞察
命題
4/14
洞察命題
4/21
創意方法一
創意
發展
4/28
創意方法二
5/5
決策方法
5/12
概念原型
提案
呈現
5/19
原型測試
5/26
概念修正
6/2
創新概念
提案
課程
統整
6/9
課程統整
心得報告
2/24
設計方法與
流程
課堂筆記與心得
請以小組為單位,彙整該堂課的上課筆記
評分的重點是「心得收穫」
整理成1~2頁A4檔案(word, pdf皆可)
隔天17:00前放上
雲端硬碟/課堂筆記與心得
(檔名格式:Week 1_Team 1)
遲交者視同沒交
筆記與心得成績將影響該階段組員的成績
第1週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第5週
- Team 1 Team 2 Team 3 Team 4
- Team 6 Team 7 Team 8 Team 9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10週
Team 5 Team 1 Team 2 Team 3 Team 4
Team 10 Team 6 Team 7 Team 8 Team 9
第11週 第12週 第13週 第14週 第15週
Team 5 Team 1 Team 2 Team 3 Team 4
Team 10 Team 6 Team 7 Team 8 Team 9
第16週 第17週 - - -
Team 5
Every-
one
- - -
Team 10 - - -
筆記資料不只是把白板上的紀錄重現
更需要梳理成自己的詮釋。
事拾圖作業
“ • 作為用戶調查數據的草案檢討
• 要看的是內容,不是形式、更不是排版
• 沒有內容,無從判斷數據呈現的合適性
有內容的
草圖
有內容的
草圖
Team 1
• 這不是視覺設計的課
• 這是研究規劃,不是研究資料
• 請提供研究資料的初步洞察
Team 1
Team 2
• 在提出觀點之前,請先提供事實
• 每張圖表的描述都是為了支撐研究員的
洞察,而不只是圖表
Team 2
• 請提供能產生洞察的資訊,而不只是給資料
• 觀點是在有足夠事實資訊圖之後的摘要
Team 3
• 這不是視覺設計的課
• 這是研究規劃,不是研究資料
• 請提供研究資料的初步洞察
Team 3
Team 4 從B開始往下打分數
Team 5
• 有什麼資訊洞察是透過現場觀察獲得的
• 研究最怕給出不需要做研究就知道的資訊
• 究竟在田野現場,你們都看些什麼?
Team 5
Team 6
• 規格是A4尺寸,不是16:9大小
• 出錢給你做研究的顧客顧客不需要知道
研究員做了什麼
• 顧客要看的是有洞察啟發的研究資訊
Team 6
• 盡可能將敘述資料圖像化
Team 7
• 這不是視覺設計的課
• 這是研究規劃,不是研究資料
• 請提供研究資料的初步洞察
Team 7
• 告訴出錢的關係人
• 為什麼要提供你經費、資源進行田野研究
• 你如何透過研究資訊表現出田野研究的價值
Team 8
Team 8
• 盡可能將文字敘述的資料圖像化
文字敘述的資料
圖像化
Team 9
• 雖然有底色,但是內容看起來像是研究
規劃,不是研究資料
• 請提供研究資料的初步洞察
Team 9
Team 10
• 除了圓餅圖還有沒有能呈現更豐富的資
訊的圖像方式?
• 請提供圓餅圖的採樣數據
Team 10
• 文字小結盡量搭配做圖表旁
• 看看起來只有問卷調查的資料,那觀察法得到
了什麼?
• 問卷調查如何輔助觀察法有更多細節的事實?
研究規劃 用戶研究
設計研究
是為了幫助設計師
看見機會
現
象
故
事
意
義
反
思
機會點
了解使用者
從不同面向探究使用者的
樣貌與需求
User Dairy
Observation
Shadowing
Video Ethnography
User Dairy
Interview
Focus Group Meeting
Culture Probes
Contextual Inquiry
Questionnaire Survey
田野研究
研究
規劃
定義
研究目標
事前
準備
篩選規劃
訪談規劃
招募
研究
採集
原始
資料
初級
資料
整理
洞察
與
呈現
設計
篩選問卷
尋找
受訪者
篩選
受訪者
約訪
訪談1~2hr
影音紀錄
整理
影音資料
訪談摘要
(逐字稿)
彙整
經驗故事
建立
顧客圖鑑
事拾圖
資料分析
利害關係人
地圖
Persona
答謝 需求洞察
機會
研究
破 立
解構符號 建造符號
解方
洞察 創意 原型
探索 定義 發展 產出
研究
規劃
3/10
田野觀察
3/24
深度訪談
3/31
初級資料整理
4/7
分析方法
4/14
洞察命題
3/17
研究規劃與設計
研究
時程
3/10-16 3/17-23 3/24-30 3/31-4/6
(中間有清明連假)
4/7-13 4/14-20 4/21
3/3-9
3/10
田野觀察
3/24
深度訪談
3/31
初級資料整理
4/7
分析方法
4/14
洞察命題
3/17
研究規劃與設計
田野觀察
事拾圖
篩選問卷設計
招募受訪者
設計日誌
規劃訪談大綱
挑選邀約受訪者
收集日誌
深度訪談
經驗故事x20則
經驗地圖
Persona
KJ法
議題卡
HMW
研究洞察報告
訪談 Interview
訪談法
1. 問出好問題 2. 找到對的人 3. 發現意義看到洞見
“
Reference: https://medium.com/@jigartewar/user-research-methods-and-best-practices-from-idf-94fa8236016a
擬定訪談大綱 關於behavior行為的問題
(請您回顧上一次看展的經驗,為我們詳述當天活動的過程?)
關於attitude態度的問題
(針對一間您最愛的博物館,你會怎麼介紹它給同樣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
關於motivation動機的問題
(請您回顧上一次購買博物館紀念品的經驗,為我們詳述選擇紀念品的歷程?)
最基本的通用性問題
(請您回想您過去博物館的經驗中,讓您印象深刻的一項服務)
問出好問題
追問問句:
• 請你詳細描述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
• 你是如何…?
• 在什麼情況下…?
Filter 篩選條件:
- Rich Experience 豐富的經驗
- Field Expert 領域專家
- Talkative 能言善道
Diversity 多樣性:
Male Female
30 40 50
Gander
Age
單
身
族
頂
客
族
育
幼
族
Life Stage
學
生
族
成
熟
族
成
長
族
60+
20
User 3
User 2
User 1
篩選受訪者
找到對的人
焦點族群座談
• 從共同的基本話題開始破冰
• 主持人需要細心觀察與談人的發言狀況與情緒
表現,留意發言太頻繁或安靜不太講話的人
• 與談人之間的對話可以產生火花,提供更有助
於研究的內容
重點
由一位主持人帶領6-12位與談人進行交談
從中引導適度的對話
以獲得主題相關的資訊
篩選問卷
找到對的人
擬定訪談大綱 關於behavior行為的問題
(請您回顧上一次看展的經驗,為我們詳述當天活動的過程?)
關於attitude態度的問題
(針對一間您最愛的博物館,你會怎麼介紹它給同樣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
關於motivation動機的問題
(請您回顧上一次購買博物館紀念品的經驗,為我們詳述選擇紀念品的歷程?)
最基本的通用性問題
(請您回想您過去博物館的經驗中,讓您印象深刻的一項服務)
問出好問題
請研究員主持小組討論
設計5題關鍵的問題,作為大綱
設計好問題
• 基本資料:年齡、家庭、工作、喜好
• 行為的模式:一日生活、關鍵活動
• 行為背後的動機:產生動機的事
• 行為當下的態度:面對事件的處理方式
• 產生議題的切入點:有感受、印象、體驗的經驗
• 是非題:你會不會、有沒有、是不是…
• 選擇題:你會A還是B
• 對方的通則:通常你會…、一般而言…
• 假設性問題
開放性問題
具體的一次經驗
從感受去找活動細節
模
擬
座
談
1位主持人
3位受訪者輪流答題
- 由主持人引導答題順序
分組輪流提問
- 一次一個問題
- 練習補充提問 (追問)
重
點
摘
要
• 受訪者的經典名言
• 信仰、態度、人格、喜好
• 典型的生活作息
• 需求、期望、夢想
訪談五要點
• 開放式問題
• 詢問具體的經驗
• 從他最有想法的事情開始暖身
• 建立關係
• 觀察言行不一的細節
模擬
訪談
曾同學 陳同學 黃同學
作業
筆記心得/日誌規劃/事拾圖/招募受訪者
記得準備小組工具
“
課堂筆記與心得
請以小組為單位,彙整該堂課的上課筆記
評分的重點是「心得收穫」
整理成1~2頁A4檔案(word, pdf皆可)
隔天17:00前放上
雲端硬碟/課堂筆記與心得
(檔名格式:Week 1_Team 1)
遲交者視同沒交
筆記與心得成績將影響該階段組員的成績
第1週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第5週
- Team 1 Team 2 Team 3 Team 4
- Team 6 Team 7 Team 8 Team 9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10週
Team 5 Team 1 Team 2 Team 3 Team 4
Team 10 Team 6 Team 7 Team 8 Team 9
第11週 第12週 第13週 第14週 第15週
Team 5 Team 1 Team 2 Team 3 Team 4
Team 10 Team 6 Team 7 Team 8 Team 9
第16週 第17週 - - -
Team 5
Every-
one
- - -
Team 10 - - -
筆記資料不只是把白板上的紀錄重現
更需要梳理成自己的詮釋。
日誌法+訪談
事前準備
• 篩選問卷(連結)
• 訪談大綱(word/pdf)
• 日誌設計(word/pdf/jpg)
訪談要求
• 2位受訪對象 x (日誌+30~120分鐘訪談)
• 涵蓋不同性別、年齡、背景等特質
訪談採集
• 整理成訪談摘要(word/pdf)
Reference: https://uxdesign.cc/picking-the-best-participant-source-for-research-recruiting-
f4dee8c8a818
3/30(三) 12:00前上傳到
雲端硬碟/A_研究分析/2_研究規劃
深度訪談
日誌+訪談經驗談
人物誌
劇本法
“
課 程 預 告
設計方法
臺灣科技大學.2022.王思如

More Related Content

PPTX
DM 20220324.pptx
PPTX
DMS 20220325.pptx
PPTX
DMS 20220318.pptx
PPTX
DM 20220310
PPTX
DM 20220224
PPTX
DMS 20220311
PPTX
DM 20220303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422
DM 20220324.pptx
DMS 20220325.pptx
DMS 20220318.pptx
DM 20220310
DM 20220224
DMS 20220311
DM 20220303
Design Method_20210422

What's hot (20)

PPTX
DM 20220407.pptx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318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617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527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311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408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513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304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311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520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506
PPTX
Design Method_20191128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304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415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513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1105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610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624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506
PPTX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603
DM 20220407.pptx
Design Method_20210318
Design Method_20210617
Design Method_20210527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311
Design Method_20210408
Design Method_20210513
Design Method_20210304
Design Method_20210311
Design Method_20210520
Design Method_20210506
Design Method_20191128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304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415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513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1105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610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624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506
Design Method & Skill_20210603
Ad

Similar to DM 20220317.pptx (20)

PPTX
DM 20230330
PPTX
DM 20220414.pptx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13
PDF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20
PPTX
DM 20230309
PPTX
DM 20220331.pptx
PPTX
DM 20220512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325
PPTX
20230323_DM.pptx
PPTX
DM 20230316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27
PPTX
DM 20230406
PPTX
DM 20230420
PPTX
Design Method_20210415
PDF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424
PPTX
Design Method_20190306
PPTX
Design Method_20190410
PPTX
DM 20220421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227
PPTX
DM 20230608
DM 20230330
DM 20220414.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13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20
DM 20230309
DM 20220331.pptx
DM 20220512
Design Method_20210325
20230323_DM.pptx
DM 20230316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27
DM 20230406
DM 20230420
Design Method_20210415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424
Design Method_20190306
Design Method_20190410
DM 20220421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227
DM 20230608
Ad

More from Winny Wang (20)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250605
PDF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250529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2505220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515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508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417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410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06
PPTX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220
PPTX
20241219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PPTX
20241212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PPTX
20241205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PPTX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2_13
PPTX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2_06
PPTX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1_22
PPTX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1_15
PPTX
20241128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PPTX
20241121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PPTX
20241114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PPTX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1_08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250605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250529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2505220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515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508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417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410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306
The handout of the design method 2050220
20241219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20241212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20241205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2_13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2_06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1_22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1_15
20241128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20241121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20241114_The handout of the Foundation Design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2024_11_08

DM 20220317.pptx

Editor's Notes

  • #44: 訪談是為了能聆聽對方的經驗、了解受訪者看世界的觀點 產生對話更勝於進行調查 我們可以用來開頭的句子: How: 你是如何~ When: 在什麼情況下~ Tel me about: 告訴我有關~ 有疑慮時,你只要詢問Why 盡可能讓受訪者用一個具體的例子/經驗來說明,更勝於讓他說一般而言的看法 脈絡非常重要,那能使你看見發生在人周圍的事情 讓受訪者展示給你看或提供照片來說明 請你示範一下你是如何使用手機的,用示範的而不是用說的 挖掘他們在乎的事 可以從最有趣、有話題性的事情開始 使他們在對話中感到舒服自在,才會分享他真正的想法 當我們感受到對方的倉促、批判時,就可以先結束該話題 請用心的感受對方的感受 你的表情與姿態將勝過你的提問 專注聆聽,讓受訪者感受到他自己是特別的、備受尊重的 在過程中盡量少表現自己,研究員的觀點與之是不是對話的重點 善用聆聽與觀察來判斷真假 受訪者有說的與沒說的事都一樣重要 建立信任是非常關鍵的 尖銳、負面、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問題通常都無法得到答案 研究員需要帶著不批判的好奇心去探究 例如:我聽你說小孩吃糖是不好的,但是你好像給糖作為獎勵,你可以多說些關於孩子吃糖的經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