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愛情天梯 按滑鼠換頁
       相愛五十多年的主人公夫婦   劉國 江 和 徐朝清
6000 級“愛情天梯”   20 世紀 50 年代,重慶江津中山古鎮高灘村村民 19 歲的劉國江和比他大 10 歲的寡婦徐朝清相愛,招來村民閒言碎語。為了那份不染塵垢的愛情,兩人攜手至重慶西南部邊陲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一住就是半個世紀。  深山和村上原本只有一條荊棘叢生的小路相連,當年他們就是由這條路上的山。怕老伴出行摔跟頭,劉國江從上山那年起,便開始在山崖間艱難地開鑿他們的“愛情天梯”。每到農閒,劉國江就拿著鐵釺榔頭、帶著幾個煮熟的洋芋出門。先在頑石上打洞,然後站上去,在絕壁上用泥土、木頭或石板築階梯。現在劉國江已經由小夥子變成了老頭,鐵釺鑿爛 20 多根,雖然老伴自上山后就沒出去過幾次,現在下山的時候更少,但他仍在青山白雲間執著地鑿著。從開始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他共鑿出 6000 多級“愛情天梯”。  現在,二老都是滿臉溝壑縱橫,但仍然互相稱呼“小夥子”和“老媽子”,恩愛之情溢於言表。 50 多年前,他們從山下帶了 4 個小孩上山,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 5 歲時,掉進糞坑死了,後來又生了 4 個小孩,都是“小夥子”接生的。用大山裏的野菜和獸肉,徐朝清和劉國江將 7 個孩子拉扯成人,現在曾孫都有了。他們最後的心願是百年之後合葬大山懷抱 .
劉國江 六 歲時, 十六  歲的徐朝清成了別人的新娘;劉國江 十六 歲時, 卄六 歲的徐朝清不幸喪夫守寡,孤兒寡母令血性小夥不勝愛憐;劉國江 十九 歲時,為避閒言碎語,毅然和卄九歲的徐朝清逃至江津中山鎮南部海拔 一千五百多公尺 的深山老林,在峭壁上開鑿出 六千 級石梯,徒手營造兩個人的愛情家園。
 
 
 
 
 
半個多世紀以來,兩人互稱“小夥子”和“老媽子”。
兩位老人站在天梯頂端回憶往事,依舊甜蜜   他們有時從 “愛情天梯”上下山,走四個多小時到最近的長樂集市買豬崽、買修路用的鐵釺、送孩子到高灘小學念書……
劉國江老夫婦家全貌
。  他們在山林裏摘野核桃、野棗,還在房前屋後開闢了幾塊菜園,分別種上土豆、紅薯、玉米。喂雞、種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徐朝清和劉國江用野菜和獸肉,將 7 個孩子拉扯成人,在荒無人煙的山林裏度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時光。
 
兩位老人對唱起當年的情歌,還是那麼羞澀。
 
劉國江老人用 4 根松木搭成的天橋 , 橋下是險峻的山崖 。
 
記者在江津中山鎮攀爬陡峭的 6000 級愛情天梯 。
姐弟戀人中的老伴下山遲遲未歸,徐朝清在天梯盡頭張望。
 
 
2006 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 現場)   2006 年感動重慶評選委員會評價:    50 年鍥而不捨,六千步生命天梯; 愛情不是閑雲野鶴,而是在生活 值得懸崖峭壁上不停地開鑿與融合。兩萬個日月星辰,見證了當代日益稀缺的—— 經典愛情!
。 2006 年江津中山古鎮的“愛情天梯” ( 姐弟戀 ) ,入選“十大經典愛情”。劉國江、徐朝清夫婦由於年老患病未能到場,多少有些遺憾。二老的三兒子劉明生代父母呈上了象徵他們愛情的信物——一個陳舊、黝黑、劉國江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他說“山上至今沒通電,父親親手做了一盞又一盞煤油燈,為我母親照明。……他們就是相擁著這樣的煤油燈,生活在愛情天梯的盡頭,並養大了我們。” 劉明生代父母接下了君山旅遊風景區為父母製作的愛情信物——一個用君山斑竹製成的小木桶,上面系著情人結,又稱“情滿桶”
網友穿行戶外和劉國江、徐婆婆、劉老二合影
劉國江是腦血管破裂後去世的。 2007 年 12 月 7 日淩晨劉國江突然發病癱倒在地。 82 歲高齡的徐朝清將劉國江安頓在床上,不顧天黑路滑,沿著天梯走了兩個多小時,跑到山下兒子家求助,途中多次摔倒。 12 日下午 4 時 40 分,劉國江在兒子家中去世,在生離死別的最後時刻,夫妻倆執手相望。劉國江病逝後,附近鄉親和各地網友絡繹不絕地趕來悼念。
劉國江去世後,徐朝清一直守在他的靈柩前 。 “你走了,哪個叫我‘老媽子’,哪個來陪我唱《十七望郎》?”
“ 你走了,哪個叫我‘老媽子’,哪個來陪我唱《十七望郎》?”記者離開時,徐朝清仍趴在黑色棺材上,和“小夥子”說著自己的心裏話。      淒婉的哀樂中,徐朝清又哽咽著,輕聲唱起那首她以前和老伴最喜歡唱的山歌——《十七望郎》      初一早起噻去望郎   我郎得病睡牙床   衣兜兜米去望郎   左手牽郎郎不應   右手牽郎郎不嘗   我又問郎想哪樣吃   郎答應:百般美味都不想   只想握手到天亮   初二說噻去望郎   ……  
受不住打擊的徐朝清,整天以淚洗面,身體明顯消瘦 。
自從老伴摔倒後,徐朝清就幾乎不吃不喝,老伴去世後,她一直以淚洗面。她說,待自己百年後,要和老伴劉國江葬在一起,葬在“愛情天梯”的盡頭。在另一個世界和他堅守他們的愛情誓言。
 
12 月 18 日,“愛情天梯”男主人公劉國江舉行葬禮。雖然天上飄起陣陣雨絲,但沿途到處都是自發趕來為劉國江送行的群眾,包括江津區區委宣傳部有關領導等。而鎮裏的居民們紛紛包車前來……到昨天中午,共有近千名自發前來送行的群眾陸續趕來。在昨天的送行隊伍中,家住中山古鎮 60 歲的吳培松老人一家來了 5 口人。 “ 他對 愛情 的忠貞不渝讓人佩服,我很崇拜他!”吳感歎說,家裏人全是來學習楷模的精神的。
“ 天梯的故事,還曾經讓一對險些 離婚 的夫婦重修舊好!”昨天,據古鎮長安車駕駛員張先生透露,去年 7 月的一天,因通往“ 愛情 天梯”的道路顛簸,一對 中年 夫婦從一摩的司機處打聽到他的電話,包下他的車參觀“ 愛情 天梯”。讓張感到詫異的是,一路上,夫婦倆幾乎不說一句話,通過與男子互相遞煙,張才瞭解到,兩人是最後一次相約出來旅遊,看完“天梯”後回家打算 離婚 的。張帶領夫婦倆攀上了“天梯”,看望了兩位老人,不料在幾天後,該女子給張打來電話,表示兩人被“ 愛情 天梯”感動,已經和好了,還熱情的邀張到重慶玩耍。
小兒子劉明高陪伴在母親徐朝清的床前。
徐朝清老人從昔日晚報報導的報樣中認出老伴劉國江時,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 愛情天梯”  感動央視 入選“封面 2007”
二老的女兒們早已嫁出大山,兒子們也出山當了倒插門女婿。老兩口近年來與外界接觸多了些,但仍不喜歡外面的世界。 劉國江說,他們已經約好,誰先走了,另一個就將其葬在山上,然後下山和兒子住,死後要運上山和老伴合葬。
  2006   五一 我們一行五人 ,   爬上了愛情天梯 , 見到了它的主人劉國江夫婦 . 今天又看到它 , 已是屋去   房空 , 很是傷感……
 
      市民在   “  愛情天梯 ”   上行走
鎮政府表示,已專門為徐朝清設立帳戶,以解決她日後生活所需。   “ 深圳紅門人”通過快遞公司,從深圳寄出一萬元匯款單,數日後送達晚報,表示深受“晚報報導的劉國江、徐朝清夫婦淒美的曠世愛情故事的感動,特奉匯人民幣一萬元給徐朝清老人,敬請轉達。”日後,重慶晚報將此事告知徐朝清老人,並受她委託,代尋“深圳紅門人”,以示感謝,惜無果。   記者請中山鎮程縱挺書記(左二)將一萬元捐款轉交徐朝清老人 .
2006 年,這個故事經媒體披露後,在全國引起轟動。劉國江、徐朝清夫婦曾被評為 2006 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他們的愛情也被評為 “ 中國當代十大經典愛情故事”。 還有人擬將其拍成電影。   。
“ 我們要為他們的‘愛情天梯’建一個愛情博物館,派專人看護。”中山鎮黨委書記程縱挺說,他們將讓 6000 級愛情天梯維持原樣,並修建防護欄。劉國江和徐朝清居住了半個世紀的小屋就是愛情博物館,也將保持原樣。博物館裏,將陳列見證這對絕世戀人的所有物品,包括劉國江用過打鑿“愛情天梯”的鋼釺、鐵錘、用了半個世紀的煤油燈、發黃的毛主席語錄。
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行為才是忠心的最好說明 --- (莎士比亞)   祝徐朝清老人健康長壽!
谢谢观赏

爱情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