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七层结构指的是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该模型将网络系统划分为七个层次。以下是每一层的作用、用到的设备以及使用的协议的详细图解:
一、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作用: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的比特流,它定义了网络的物理特性,如电缆、光缆、中继器、集线器等传输介质的规格和标准。
- 用到的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网线、调制解调器、网卡等。
- 使用的协议:RS-232、V.35、RJ-45、FDDI等。
二、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作用: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封装成帧,并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帧。它还提供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 用到的设备:网桥、二层交换机等。
- 使用的协议:IEEE802.3/.2、HDLC、PPP、ATM等。其中,PPP(点对点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常见的协议之一。
三、网络层(Network Layer)
- 作用: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即将数据包从发送端路由到接收端。它实现了网络地址(如IP地址)到物理地址(如网卡地址)的映射,并解决了异构网络的互连问题。
- 用到的设备:路由器、防火墙、三层交换机等。
- 使用的协议:IP、ICMP、IGMP、IPX、ARP、RARP、BGP、RIP等。其中,IP(互联网协议)是网络层的核心协议。
四、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作用: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它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服务。传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