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DC实现多个按键检测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教程。
人工智能编程入门博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获取按键值的方式

按键作为常用的输入系统,如何准确并高效的获取按键值,是一个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常用的按键检测方式有如下几种方式:

1. 独立按键

每个按键的检测占用单片机的一个GPIO引脚,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程序员小哈自制核心板原理图》
图片来源《程序员小哈自制核心板原理图》

我们以BTN1按键为例,当按键没有按下的时候,网络标号KEY1处的电压被10K的上拉电阻拉至3.3V,PB14(KEY1)引脚设为输入引脚后,程序中读取该引脚的值将为1,当按键按下之后,网络标号KEY1处接地,读取该输入引脚的值将为0,进而通过此电路实现的独立按键,可以区分按键弹起和按下两种不同的状态。

独立按键的每个按键的工作不会影响其他I/O的状态。独立按键缺点是浪费MCU管脚,优点是编程比较简单。

独立按键的实现原理详见我们之前分享的网文:
基于鸿蒙OS的按键驱动

2. 矩阵按键

矩阵按键又称为矩阵键盘或称行列键盘,其实现的原理我们之前分享过如下网文:

矩阵键盘的行列扫描原理详解

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在MCU管脚有限的情况下,矩阵按键大大的节省了I/O资源。

3. ADC分压键盘

利用电阻串联分压的原理实现一个ADC管脚去检测多个按键。

按键被按下之后,与ADC引脚相连的点的电压会随着参与分压的电阻变化而变化,我们只要让每个按键按下之后的电压处于不同的区间,我们理论上就能够将各个按键区分开。

为了避免由于ADC精度、电阻的误差或者温漂等因素造成的按键检测失效,提高按键检测的可靠性,我们可以减少按键数量,适当放宽各个按键检测的电压范围。

经过上面的分析,独立按键的方式是最浪费GPIO口,矩阵按键的效率适中,而ADC分压实现的键盘使用的GPIO引脚最少。

ADC检测按键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Vcc = 3.3V ,那么没有按键被按下时,ADC为3.3V,如果有按键被按下:

被按下的按键ADC值
Key10 V
Key21.65 V
Key32.2 V
Key42.475 V
Key52.64 V
Key62.75 V

我们由上可以看到,一串相同电阻(10K)组成的多个按键,相连按键之间的电压差越来越小,不利于继续进行扩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 +5V 换成 3.3V ,那么没有按键被按下时,ADC为3.3V,如果有按键被按下:

被按下的按键ADC值
sw10 V
sw20.163 V
sw30.503 V
sw40.819 V
sw51.157 V
sw61.487 V

由上我们看出,这组电阻组成的多个按键检测电路,相连按键之间的电压差值基本在0.3V左右,可以在此电路基础上继续进行扩展,设计成更多的按键扫描电路。

有了上面的经验,大家算一下下图中,不同按键按下的话,ADC的值应该为多少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键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板左下角的按键S2的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LED板上的按键1和按键2的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面两个原理图可知,三个按键都是与GPIO05这个引脚相连,根据上面ADC分压的原理我们可知,当三个按键按下时,GPIO05处的理论电压如下:

被按下的按键理论电压
常态(没有按键按下时)3.3 V
S2(核心板)0V
S1(OLED)(1/(4.7+1))*3.3=0.579 V
S2(OLED)(2/(4.7+1+1))*3.3=0.985 V

获取ADC值

官方手册ADC功能描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引脚初始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GPIO5默认被复用为串口引脚,我们这里要想使用ADC功能,而上图表格中没有对应的ADC复用信号,所以我们只需要将GPIO_05设为普通GPIO输入引脚即可。初始化代码如下:

(hi_void)hi_gpio_init();
    
hi_io_set_func(HI_IO_NAME_GPIO_5, HI_IO_FUNC_GPIO_5_GPIO);
ret = hi_gpio_set_dir(HI_GPIO_IDX_5, HI_GPIO_DIR_IN);
if (ret != HI_ERR_SUCCESS) {
    printf("===== ERROR ======gpio -> hi_gpio_set_dir1 ret:%d\r\n", ret);
    return;
}
2. 获取ADC值

这里使用hi_adc_read函数获取adc的值,为了使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我们对数据进行多次采集,然后将得到的数据缓存到数组中,然后再对数组中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

memset_s(g_adc_buf, sizeof(g_adc_buf), 0x0, sizeof(g_adc_buf));
 
for (i = 0; i < ADC_TEST_LENGTH; i++) {
	ret = hi_adc_read((hi_adc_channel_index)HI_ADC_CHANNEL_2, &data, HI_ADC_EQU_MODEL_1, HI_ADC_CUR_BAIS_DEFAULT, 0);
	if (ret != HI_ERR_SUCCESS) {
		printf("ADC Read Fail\n");
		return;
	}
	g_adc_buf[i] = data;
}

其中函数hi_adc_read在如下文件中实现:

\vendor\hisi\hi3861\hi3861\platform\drivers\adc\hi_adc.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对数组中的ADC值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方法为取这些数据的和,然后减去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再取平均值。
hi_u32 i;
float vlt_max = 0;
float vlt_min = VLT_MIN;
float vlt_sum = 0;
float vlt_val = 0;

hi_u16 vlt;
for (i = 0; i < data_len; i++) {
	vlt = g_adc_buf[i];
	float voltage = hi_adc_convert_to_voltage(vlt);
	vlt_max = (voltage > vlt_max) ? voltage : vlt_max;
	vlt_min = (voltage < vlt_min) ? voltage : vlt_min;
	vlt_sum += voltage;
}

vlt_val = (vlt_sum - vlt_min - vlt_max) / (data_len - 2.0);

其中函数hi_adc_convert_to_voltage的实现位于:\vendor\hisi\hi3861\hi3861\platform\drivers\adc\hi_adc.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串口打印输出

为了按键能够准确识别,我们首先要知道各个按键被按下时,ADC的值的范围,我们在程序中获取GPIO5 引脚处的ADC值,利用下面的函数进行打印输出,进而观察各种状态下,ADC的值是多少:

printf("KEY adc value is %f \r\n",key_adc_value);

具体打印输出如下:

1. 常态没有按键按下时,ADC值的范围在 3.262 ~ 3.266之间,串口打印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当按下按键S2(核心板)时,ADC值的范围在 0.214 ~ 0.218之间,串口打印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当按下按键S1(OLED)时,ADC值的范围在 0.569 ~ 0.573之间,串口打印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当按下按键S2(OLED)时,ADC值的范围在 0.970 ~ 0.974之间,串口打印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结果汇总
被按下的按键理论电压实际电压
常态(没有按键按下时)3.3 V3.266 V
S2(核心板)0V0.214 V
S1(OLED)(1/(4.7+1))*3.3=0.579 V0.573 V
S2(OLED)(2/(4.7+1+1))*3.3=0.985 V0.973 V

由上可以看出,理论值跟实际值偏差不是很大,而且值相对稳定,我们只需要在实际值基础上增加一个偏差,比如0.15 V,即可区分出板子上的三个按键。

被按下的按键理论电压实际电压判断区间
常态(没有按键按下时)3.3 V3.266 Vvlt_val > 3 V
S2(核心板)0V0.214 Vvlt_val < 0.3 V
S1(OLED)0.579 V0.573 V0.4 V < vlt_val < 0.7 V
S2(OLED)0.985 V0.973 V0.8 V < vlt_val < 1.1 V
6. 按adc值的范围区间,判断按键值

具体判断的实现如下:

if(vlt_val < 0.3))
{
	if(key_flag == 0)
	{
		key_flag = 1;
		key_status = KEY_EVENT_S2_CORE;
	}
}

if((vlt_val > 0.4) && (vlt_val < 0.7))
{
	if(key_flag == 0)
	{
		key_flag = 1;
		key_status = KEY_EVENT_S1_OLED;
	}
}

if((vlt_val > 0.8) && (vlt_val < 1.1))
{
	if(key_flag == 0)
	{
		key_flag = 1;
		key_status = KEY_EVENT_S2_OLED;
	}
}

if(vlt_val > 3.0)
{
	key_flag = 0;
	key_status = KEY_EVENT_NONE;
}
7. 编译脚本文件BUILD.gn

工程中两个编译使用的BUILD.gn脚本文件具体实现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获得HiBurn软件

1. 解压DevEcoDeviceTool-1.0.0.z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文件,在下面网文中分享过,可以自提:
HarmonyOS智能设备开发工具—DevEco Device Tool 安装配置

2. 将解压后生成的.vsix文件重命名为.zip结尾的任意名称,比如:DevEcoDeviceTool-1.0.0-temp.zip , 然后解压此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在 \devicetool-device-1.0.0.0\extension\deveco\tools 文件夹下即有HiBurn.exe 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HiBurn烧写.bin文件至Hi3861

  1. 双击HiBurn.exe文件,在弹出界面中,选择菜单:Setting–>Com settings ,在弹出窗口中,Baud选择一个稍微高点的波特率,加快文件传输速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选择Hi3861核心板对应的串口,点击“Select file”按钮,选择要下载的固件文件:Hi3861_wifiiot_app_allinone.bin,我们打开此文件之后,会发现下面列表中出现了三个文件,实际上这个.bin文件由列表中的三个文件组成。勾选“Auto burn”复选框,然后选择“Connect”按钮,进入如下待下载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复位核心板模块,进入下载模式,下载完成后点击“Disconnect”按钮断开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和DevEco Device Tool方式对比

使用HiBurn烧录相对于VSCode中使用DevEco Device Tool烧录而言,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不依赖VSCode,所以下面网文的配置过程可以省略了;

HarmonyOS智能设备开发工具—DevEco Device Tool 安装配置

2. 下载速度更快,HiBurn.exe最大波特率可以设置到4000000,而DevEco Device Tool最大只能为921600,是它的4.34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iBurn方式烧录的缺点主要是:

1. 烧录完成标志不是很明显,需要认真观察;
2. 烧录完成之后需要手动点Disconnect,主动断开连接,否则将一直占用此串口;如果再未断开的情况下,再次按了一下RESET按键,HiBurn软件将会再一次对固件进行烧录。

结果展示

依次按三次Hi3861开发套件上的三个按键S2(CORE)、S1(OLED)、S2(OLED),串口打印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DC获取的电压波动在我们设定的范围内,所以我们看到能够正确的识别对应的按键。

小结

学习实现的思想,自己可以使用自己的板子实现一下,无论51单片机还是STM32作为主控,实现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文中提供的代码,除了获取ADC值的方式不一样外,其他代码都是可以通用参考的。

参考网文

https://bbs.elecfans.com/jishu_2000829_1_1.html

资料获取

公众号留言区置顶留言获取本文使用的HiBurn.exe软件及示例源码。

ps: 文章首发于电子发烧友。

欢迎关注

程序员小哈带你玩转嵌入式,微信搜索:嵌入式从0到1,更多干货等着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STM32 ADC采样电路设计 #### 一、ADC工作原理概述 STM32中的ADC(模数转换器)能够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以便于微控制器进一步处理。这一过程对于连接传感器或其他模拟设备至关重要[^2]。 #### 二、基本硬件需求 为了实现有效的ADC采样,在硬件层面需考虑几个重要因素: - **电源管理**:确保稳定的供电环境,减少噪声干扰。 - **滤波电容配置**:通常建议在靠近ADC引脚处放置一个小容量的去耦合电容器来稳定输入电压。 - **外部参考电压设置**:如果使用内部参考,则无需额外操作;但如果采用外部参考源,则要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1]。 #### 三、典型应用实例——单端输入方式下的简单测量电路 当仅需监测单一通道上的直流水平时,可以构建如下所示的基础测试平台: ![Basic Single-ended Input Circuit](https://example.com/image.png) 在此基础上,通过编程控制特定IO口作为AINx接入待测物理量,并将其映射到相应的寄存器位上完成数据读取功能。 ```c // 初始化ADC并启动一次转换 void Start_ADC_Conversion(void){ /* 配置代码 */ } ``` #### 四、多路复用与连续采集模式探讨 针对更复杂的应用场景比如同时监控多个参数变化趋势的情况,可利用内置定时器触发机制配合DMA传输特性达成高效的数据获取流程。此时应注意合理规划各信道间的切换时机以及缓冲区大小设定等问题[^3]。 ```c // 设置为扫描模式下自动循环遍历所有指定好的通道列表 HAL_ADC_Start(&hadc); if (HAL_ADC_PollForConversion(&hadc, HAL_MAX_DELAY) == HAL_OK){ uint32_t result = HAL_ADC_GetValue(&hadc); } ```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小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