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所有权规则
一个值只能被一个变量所拥有,这个变量被称为所有者。
一个值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所有者,也就是说不能有两个变量拥有相同的值。所以对应变量赋值、参数传递、函数返回等行为,旧的所有者会把值的所有权转移给新的所有者,以便保证单一所有者的约束。
当所有者离开作用域,其拥有的值被丢弃,内存得到释放。
这三条规则很好理解,核心就是保证单一所有权。其中第二条规则讲的所有权转移是 Move 语义,Rust 从 C++ 那里学习和借鉴了这个概念。
第三条规则中的作用域(scope)指一个代码块(block),在 Rust 中,一对花括号括起来的代码区就是一个作用域。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变量被定义在 if {} 内,那么 if 语句结束,这个变量的作用域就结束了,其值会被丢弃;同样的,函数里定义的变量,在离开函数时会被丢弃。
所有权规则,解决了谁真正拥有数据的生杀大权问题,让堆上数据的多重引用不复存在,这是它最大的优势。 但是,它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每次赋值、参数传递、函数返回等行为,都会导致旧的所有者把值的所有权转移给新的所有者,这会导致一些性能上的问题。
Move关键字
Rust 是一门以安全性著称的系统编程语言,它允许程序员高效地进行并发编程。在 Rust 中,线程是一种重要的并发原语,通过标准库提供的 std::thread 模块,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和管理线程。而 Move 闭包是一种特殊的闭包,它可以在创建时传递外部变量的所有权,使得在多线程环境中传递数据更加灵活和高效。
Rust 中的线程
在 Rust 中,线程是一种独立的执行流,它允许程序在不同的执行路径上同时运行。Rust 的线程模型采用了“共享状态,可变状态”(Shared State, Mutable State)的方式,这意味着多个线程可以访问同一个数据,但需要通过锁(Lock)来保证数据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