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中的变量(定义/引用/赋值、自动化变量、替换引用、嵌套引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Makefile中变量的相关知识,包括变量的定义、引用和赋值方式,如简单赋值、递归赋值等;还讲解了自动化变量,其取值取决于目标和依赖文件;此外,阐述了变量的替换引用和嵌套使用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演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以下内容源于C语言中文网的学习与整理,非原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变量的定义/引用/赋值

1、变量的定义与引用

(1)定义变量

varaible_name = Var1 Var2 … Varn
  • 变量varaible_name的名称可以由大小写字母、阿拉伯数字和下划线构成。
  • 等号左右的空白符没有明确的要求,因为在执行 make 的时候多余的空白符会被自动的删除。
  • 等号右边的内容,既可以是零项,又可以是一项或者是多项。
  • 等号右边的内容,可以不加引号,也可以加单引号,或者双引号。

(2)引用变量

$(varaible_name)
#或者
${varaible_name}

(3)实例演示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var1 = abcd
var2 =abcd
var3 = "abcd"
var4 = 'abcd'

all:
	@echo ${var1} ${var2} ${var3} ${var4}
	@echo $(var1) $(var2) $(var3) $(var4)

xjh@ubuntu:~/iot/tmp$ make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xjh@ubuntu:~/iot/tmp$

2、变量的赋值方式

(1)简单赋值 ( := )

编程语言中常规理解的赋值方式,只对当前语句的变量有效。

换句话说,前面你对这个变量怎么赋值的我不管,我在这里对它赋值,那它就等于我赋给它的值。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y := $(x)b
x := new

all:
	@echo "x=$(x)"
	@echo "y=$(y)"
xjh@ubuntu:~/iot/tmp$ make all
x=new
y=foob
xjh@ubuntu:~/iot/tmp$ 

(2)递归赋值 ( = )

赋值语句可能影响多个变量,所有与目标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都受影响。或者这么理解,每次调用变量时,变量的值都会被动态计算。换句话说,这个变量(假如为A)的值由最后一条赋值语句决定,所有引用这个变量(A)的其他变量(假如为B),就算它(B)出现在这个变量(A)的最后一条赋值语句之前,也要受到这个变量(A)最后一条赋值语句的影响。

下面的例子中,x = new 这语句对x的赋值用的是递归赋值,那么y = $(x)b中的x的值,就不是上面一行x = foo对x的赋值,而是x = new。这体现了“每次调用变量时,变量的值都会被动态计算”的特点,这里的动态,是指x的值从原来的foo变为new了,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y = $(x)b
x = new

all:
	@echo "x=$(x)"
	@echo "y=$(y)"

xjh@ubuntu:~/iot/tmp$ make
x=new
y=newb
xjh@ubuntu:~/iot/tmp$

(3)条件赋值 ( ?= )

如果变量未定义,则使用符号后的值定义变量。如果该变量已经赋值,则该赋值语句无效。

换句话说,这个变量定义没有?没有的话我就给你定义,已经定义的话,你就用原来的定义吧。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x ?= new
z ?= haha

all:
	@echo "x=$(x)"
	@echo "z=$(z)"
xjh@ubuntu:~/iot/tmp$ make
x=foo
z=haha
xjh@ubuntu:~/iot/tmp$

(4)追加赋值 ( += )

使用这种赋值方式,会在原来的变量的值后面,以空格隔开的方式追加一个新值。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x += haha

all:
	@echo "x=$(x)"

xjh@ubuntu:~/iot/tmp$ make
x=foo haha
xjh@ubuntu:~/iot/tmp$ 

二、自动化变量

自动化变量,可以理解为由 Makefile 自动产生的变量。

在 Makefile 中描述规则时,规则的依赖文件和目标文件往往是变动的,则规则的命令中不应该出现具体的文件名称,否则规则将失去意义。那么如何表示依赖文件和目标文件呢?可以使用“自动化变量”,因为自动化变量的取值,取决于执行规则的目标文件和依赖文件。

下面对所有的自动化变量进行说明。

1、自动化变量列表

自动化变量简略说明
$@表示目标文件的名字。如果规则有多个目标,它代表的是触发规则被执行的文件名。
$%当目标文件是一个静态库文件时,代表静态库的一个成员名。
$<表示第一个依赖文件的名字。如果是一个目标文件使用隐含的规则来重建,则它代表由隐含规则加入的第一个依赖文件。
$?表示所有比目标文件更新的依赖文件列表,以空格分隔。
$^表示所有依赖文件列表,以空格分隔。一个文件可重复的出现在目标的依赖中,变量“$^”只记录它的第一次引用的情况,即变量“$^”会去掉重复的依赖文件。
$+与“$^”类似,但它保留了依赖文件中重复出现的文件。
$*在模式规则和静态模式规则中,代表“茎”。“茎”是目标模式中“%”所代表的部分(当文件名中存在目录时,“茎”也包含目录部分)。这啥意思?

GNU make 中在这些变量中加入字符 "D" 或者 "F" 就形成了一系列变种的自动化变量,这些自动化变量可以对文件的名称进行操作。下面是一些详细的描述:

变量名功能
$(@D)表示文件的目录部分(不包括斜杠)。如果 "$@" 表示的是 "dir/foo.o" ,那么 "$(@D)" 表示的值就是 "dir"。如果 "$@" 不存在斜杠(文件在当前目录下),其值就是 "."。
$(@F)表示的是文件除目录外的部分(实际的文件名)。如果 "$@" 表示的是 "dir/foo.o",那么 "$@F" 表示的值为 "foo.o"。
$(*D)
$(*F)
分别代表 "茎" 中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D)
$(%F)
当以 "archive(member)" 形式静态库为目标时,分别表示库文件成员 "member" 名中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踏进对这种新型时的目标有效。
$(<D)
$(<F)
表示第一个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D)
$(^F)
分别表示所有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部分。
$(+D)
$(+F)
分别表示所有的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部分。
$(?D)
$(?F)
分别表示更新的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2、实例演示 

(1)实例1。这个规则模式中用到了 "$@" 、"$<" 和 "$^" 这三个自动化变量,其中 "$@" 代表的是目标文件test,“$^”代表的是依赖的文件,“$<”代表的是依赖文件中的第一个。我们在执行 make 的时候,make 会自动识别命令中的自动化变量,并自动实现自动化变量中的值的替换,这个类似于编译C语言文件的时候的预处理的作用。 

test:test.o test1.o test2.o
    gcc -o $@ $^
test.o:test.c test.h
    gcc -o $@ $<
test1.o:test1.c test1.h
    gcc -o $@ $<
test2.o:test2.c test2.h
    gcc -o $@ $<

(2)实例2。假如我们要做一个库文件,库文件的制作依赖于这三个文件。当修改了其中的某个依赖文件,在命令行执行 make 命令,库文件 "lib" 就会自动更新。"$?" 表示修改的文件。

lib:test.o test1.o test2.o
    ar r $?

 

三、变量的替换引用

这里说的“变量的替换引用”,是指使用通配符%来表示变量的值列表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

我们使用变量时,经常对它的值(即字符串)进行操作。操作字符串,通常使用字符串操作函数,比如 patsubst 函数,但是使用变量同样可以实现类似 patsubst 函数的功能。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

下面这段代码的功能是字符串的后缀名的替换,即把变量 foo 中所有的以 .c 结尾的字符串全部替换成 .o 结尾的字符串。注意,括号中的变量,使用的是变量名而不是变量名的引用,变量名与参数选项之间用冒号隔开,表达式中间不能使用空格。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foo := a.c b.c d.c
obj := $(foo:.c=.o)

all:
	@echo $(obj)
xjh@ubuntu:~/iot/tmp$ make all
a.o b.o d.o
xjh@ubuntu:~/iot/tmp$

又或者使用通配符 "%",表示自动匹配一个或多个字符。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foo := a.c b.c d.c
obj := $(foo:%.c=%.o)

all:
	@echo $(obj)
xjh@ubuntu:~/iot/tmp$ make
a.o b.o d.o
xjh@ubuntu:~/iot/tmp$

这种写法比上面的写法更实用,因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对某个变量值的修改,可能不只是它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它的多个部分,比如下面的例子,操作的是两个不连续的部分。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foo := a123c a1234c a12345c
obj := $(foo:a%c=x%y)

all:
	@echo $(obj)
xjh@ubuntu:~/iot/tmp$ make
x123y x1234y x12345y
xjh@ubuntu:~/iot/tmp$

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变量替换引用的操作。

四、变量的嵌套使用

我们对一个变量进行赋值时可以引用其他的变量,并且引用变量的数量和和次数是不限制的。

实例1: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如下,打印出 var 的值就是 test。我们可以认为是一层的嵌套引用。

foo:=test
var:=$(foo)
All:
    @echo $(var)

实例 2:下面代码执行结果也是 test。$(foo) 代表的字符串是 bar,变量 bar 表示的值是 test,所以对 bar 的引用就是 test,所以最终 var 的值就是 test。这是变量的二层嵌套执行。

foo=bar
bar=test
var:=$($(foo))
All:
    @echo $(var)

实例3:在给一个变量进行赋值时,可以同时引用多个变量,还可以包含一些文本字符。比如:

first_pass=hello
bar=first
var:=$(bar)_pass
all:
    @echo $(var)
first_pass=hello
bar=first
foo=pass
var:=$(bar)_$(foo)
all:
    @echo $(va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天糊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