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源于C语言中文网的学习与整理,非原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变量的定义/引用/赋值
1、变量的定义与引用
(1)定义变量
varaible_name = Var1 Var2 … Varn
- 变量varaible_name的名称可以由大小写字母、阿拉伯数字和下划线构成。
- 等号左右的空白符没有明确的要求,因为在执行 make 的时候多余的空白符会被自动的删除。
- 等号右边的内容,既可以是零项,又可以是一项或者是多项。
- 等号右边的内容,可以不加引号,也可以加单引号,或者双引号。
(2)引用变量
$(varaible_name)
#或者
${varaible_name}
(3)实例演示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var1 = abcd
var2 =abcd
var3 = "abcd"
var4 = 'abcd'
all:
@echo ${var1} ${var2} ${var3} ${var4}
@echo $(var1) $(var2) $(var3) $(var4)
xjh@ubuntu:~/iot/tmp$ make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xjh@ubuntu:~/iot/tmp$
2、变量的赋值方式
(1)简单赋值 ( := )
编程语言中常规理解的赋值方式,只对当前语句的变量有效。
换句话说,前面你对这个变量怎么赋值的我不管,我在这里对它赋值,那它就等于我赋给它的值。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y := $(x)b
x := new
all:
@echo "x=$(x)"
@echo "y=$(y)"
xjh@ubuntu:~/iot/tmp$ make all
x=new
y=foob
xjh@ubuntu:~/iot/tmp$
(2)递归赋值 ( = )
赋值语句可能影响多个变量,所有与目标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都受影响。或者这么理解,每次调用变量时,变量的值都会被动态计算。换句话说,这个变量(假如为A)的值由最后一条赋值语句决定,所有引用这个变量(A)的其他变量(假如为B),就算它(B)出现在这个变量(A)的最后一条赋值语句之前,也要受到这个变量(A)最后一条赋值语句的影响。
下面的例子中,x = new 这语句对x的赋值用的是递归赋值,那么y = $(x)b中的x的值,就不是上面一行x = foo对x的赋值,而是x = new。这体现了“每次调用变量时,变量的值都会被动态计算”的特点,这里的动态,是指x的值从原来的foo变为new了,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y = $(x)b
x = new
all:
@echo "x=$(x)"
@echo "y=$(y)"
xjh@ubuntu:~/iot/tmp$ make
x=new
y=newb
xjh@ubuntu:~/iot/tmp$
(3)条件赋值 ( ?= )
如果变量未定义,则使用符号后的值定义变量。如果该变量已经赋值,则该赋值语句无效。
换句话说,这个变量定义没有?没有的话我就给你定义,已经定义的话,你就用原来的定义吧。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x ?= new
z ?= haha
all:
@echo "x=$(x)"
@echo "z=$(z)"
xjh@ubuntu:~/iot/tmp$ make
x=foo
z=haha
xjh@ubuntu:~/iot/tmp$
(4)追加赋值 ( += )
使用这种赋值方式,会在原来的变量的值后面,以空格隔开的方式追加一个新值。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x := foo
x += haha
all:
@echo "x=$(x)"
xjh@ubuntu:~/iot/tmp$ make
x=foo haha
xjh@ubuntu:~/iot/tmp$
二、自动化变量
自动化变量,可以理解为由 Makefile 自动产生的变量。
在 Makefile 中描述规则时,规则的依赖文件和目标文件往往是变动的,则规则的命令中不应该出现具体的文件名称,否则规则将失去意义。那么如何表示依赖文件和目标文件呢?可以使用“自动化变量”,因为自动化变量的取值,取决于执行规则的目标文件和依赖文件。
下面对所有的自动化变量进行说明。
1、自动化变量列表
自动化变量 | 简略说明 |
---|---|
$@ | 表示目标文件的名字。如果规则有多个目标,它代表的是触发规则被执行的文件名。 |
$% | 当目标文件是一个静态库文件时,代表静态库的一个成员名。 |
$< | 表示第一个依赖文件的名字。如果是一个目标文件使用隐含的规则来重建,则它代表由隐含规则加入的第一个依赖文件。 |
$? | 表示所有比目标文件更新的依赖文件列表,以空格分隔。 |
$^ | 表示所有依赖文件列表,以空格分隔。一个文件可重复的出现在目标的依赖中,变量“$^”只记录它的第一次引用的情况,即变量“$^”会去掉重复的依赖文件。 |
$+ | 与“$^”类似,但它保留了依赖文件中重复出现的文件。 |
$* | 在模式规则和静态模式规则中,代表“茎”。“茎”是目标模式中“%”所代表的部分(当文件名中存在目录时,“茎”也包含目录部分)。这啥意思? |
GNU make 中在这些变量中加入字符 "D" 或者 "F" 就形成了一系列变种的自动化变量,这些自动化变量可以对文件的名称进行操作。下面是一些详细的描述:
变量名 | 功能 |
---|---|
$(@D) | 表示文件的目录部分(不包括斜杠)。如果 "$@" 表示的是 "dir/foo.o" ,那么 "$(@D)" 表示的值就是 "dir"。如果 "$@" 不存在斜杠(文件在当前目录下),其值就是 "."。 |
$(@F) | 表示的是文件除目录外的部分(实际的文件名)。如果 "$@" 表示的是 "dir/foo.o",那么 "$@F" 表示的值为 "foo.o"。 |
$(*D) $(*F) | 分别代表 "茎" 中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
$(%D) $(%F) | 当以 "archive(member)" 形式静态库为目标时,分别表示库文件成员 "member" 名中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踏进对这种新型时的目标有效。 |
$(<D) $(<F) | 表示第一个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
$(^D) $(^F) | 分别表示所有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部分。 |
$(+D) $(+F) | 分别表示所有的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部分。 |
$(?D) $(?F) | 分别表示更新的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
2、实例演示
(1)实例1。这个规则模式中用到了 "$@" 、"$<" 和 "$^" 这三个自动化变量,其中 "$@" 代表的是目标文件test,“$^”代表的是依赖的文件,“$<”代表的是依赖文件中的第一个。我们在执行 make 的时候,make 会自动识别命令中的自动化变量,并自动实现自动化变量中的值的替换,这个类似于编译C语言文件的时候的预处理的作用。
test:test.o test1.o test2.o
gcc -o $@ $^
test.o:test.c test.h
gcc -o $@ $<
test1.o:test1.c test1.h
gcc -o $@ $<
test2.o:test2.c test2.h
gcc -o $@ $<
(2)实例2。假如我们要做一个库文件,库文件的制作依赖于这三个文件。当修改了其中的某个依赖文件,在命令行执行 make 命令,库文件 "lib" 就会自动更新。"$?" 表示修改的文件。
lib:test.o test1.o test2.o
ar r $?
三、变量的替换引用
这里说的“变量的替换引用”,是指使用通配符%来表示变量的值列表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
我们使用变量时,经常对它的值(即字符串)进行操作。操作字符串,通常使用字符串操作函数,比如 patsubst 函数,但是使用变量同样可以实现类似 patsubst 函数的功能。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
下面这段代码的功能是字符串的后缀名的替换,即把变量 foo 中所有的以 .c 结尾的字符串全部替换成 .o 结尾的字符串。注意,括号中的变量,使用的是变量名而不是变量名的引用,变量名与参数选项之间用冒号隔开,表达式中间不能使用空格。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foo := a.c b.c d.c
obj := $(foo:.c=.o)
all:
@echo $(obj)
xjh@ubuntu:~/iot/tmp$ make all
a.o b.o d.o
xjh@ubuntu:~/iot/tmp$
又或者使用通配符 "%",表示自动匹配一个或多个字符。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foo := a.c b.c d.c
obj := $(foo:%.c=%.o)
all:
@echo $(obj)
xjh@ubuntu:~/iot/tmp$ make
a.o b.o d.o
xjh@ubuntu:~/iot/tmp$
这种写法比上面的写法更实用,因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对某个变量值的修改,可能不只是它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它的多个部分,比如下面的例子,操作的是两个不连续的部分。
xjh@ubuntu:~/iot/tmp$ cat Makefile
foo := a123c a1234c a12345c
obj := $(foo:a%c=x%y)
all:
@echo $(obj)
xjh@ubuntu:~/iot/tmp$ make
x123y x1234y x12345y
xjh@ubuntu:~/iot/tmp$
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变量替换引用的操作。
四、变量的嵌套使用
我们对一个变量进行赋值时可以引用其他的变量,并且引用变量的数量和和次数是不限制的。
实例1: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如下,打印出 var 的值就是 test。我们可以认为是一层的嵌套引用。
foo:=test
var:=$(foo)
All:
@echo $(var)
实例 2:下面代码执行结果也是 test。$(foo) 代表的字符串是 bar,变量 bar 表示的值是 test,所以对 bar 的引用就是 test,所以最终 var 的值就是 test。这是变量的二层嵌套执行。
foo=bar
bar=test
var:=$($(foo))
All:
@echo $(var)
实例3:在给一个变量进行赋值时,可以同时引用多个变量,还可以包含一些文本字符。比如:
first_pass=hello
bar=first
var:=$(bar)_pass
all:
@echo $(var)
first_pass=hello
bar=first
foo=pass
var:=$(bar)_$(foo)
all:
@echo $(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