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中的自动化变量

以下内容源于C语言中文网的学习与整理,非原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自动化变量,可以理解为由 Makefile 自动产生的变量。

在模式规则中,规则的目标和依赖的文件名代表了一类的文件。在 Makefile 中描述规则时,依赖文件和目标文件往往是变动的,在命令中不应该出现具体的文件名称,否则规则将失去意义。那么如何表示这些文件呢?使用“自动化变量”!自动化变量的取值,取决于执行规则的目标文件和依赖文件。

下面对所有的自动化变量进行说明。

自动化变量说明
$@表示规则的目标文件名。如果目标是一个文档文件(Linux 中,一般成 .a 文件为文档文件,也成为静态的库文件),
那么它代表这个文档的文件名。在多目标模式规则中,它代表的是触发规则被执行的文件名。
$%当目标文件是一个静态库文件时,代表静态库的一个成员名。
$<规则的第一个依赖的文件名。如果是一个目标文件使用隐含的规则来重建,则它代表由隐含规则加入的第一个依赖文件。
$?所有比目标文件更新的依赖文件列表,空格分隔。如果目标文件时静态库文件,代表的是库文件(.o 文件)。
$^代表的是所有依赖文件列表,使用空格分隔。如果目标是静态库文件,它所代表的只能是所有的库成员(.o 文件)名。
一个文件可重复的出现在目标的依赖中,变量“$^”只记录它的第一次引用的情况。就是说变量“$^”会去掉重复的依赖文件。
$+类似“$^”,但是它保留了依赖文件中重复出现的文件。主要用在程序链接时库的交叉引用场合。
$*在模式规则和静态模式规则中,代表“茎”。“茎”是目标模式中“%”所代表的部分(当文件名中存在目录时,
“茎”也包含目录部分)。

实例1:

test:test.o test1.o test2.o
    gcc -o $@ $^
test.o:test.c test.h
    gcc -o $@ $<
test1.o:test1.c test1.h
    gcc -o $@ $<
test2.o:test2.c test2.h
    gcc -o $@ $<

这个规则模式中用到了 "$@" 、"$<" 和 "$^" 这三个自动化变量,其中 "$@" 代表的是目标文件test,“$^”代表的是依赖的文件,“$<”代表的是依赖文件中的第一个。我们在执行 make 的时候,make 会自动识别命令中的自动化变量,并自动实现自动化变量中的值的替换,这个类似于编译C语言文件的时候的预处理的作用。

实例2:

lib:test.o test1.o test2.o
    ar r $?

假如我们要做一个库文件,库文件的制作依赖于这三个文件。当修改了其中的某个依赖文件,在命令行执行 make 命令,库文件 "lib" 就会自动更新。"$?" 表示修改的文件。

 

GNU make 中在这些变量中加入字符 "D" 或者 "F" 就形成了一系列变种的自动化变量,这些自动化变量可以对文件的名称进行操作。下面是一些详细的描述:

变量名功能
$(@D)表示文件的目录部分(不包括斜杠)。如果 "$@" 表示的是 "dir/foo.o" 那么 "$(@D)" 表示的值就是 "dir"。如果 "$@" 不存在斜杠(文件在当前目录下),其值就是 "."。
$(@F)表示的是文件除目录外的部分(实际的文件名)。如果 "$@" 表示的是 "dir/foo.o",那么 "$@F" 表示的值为 "dir"。
$(*D)
$(*F)
分别代表 "茎" 中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D)
$(%F)
当以 "archive(member)" 形式静态库为目标时,分别表示库文件成员 "member" 名中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踏进对这种新型时的目标有效。
$(<D)
$(<F)
表示第一个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D)
$(^F)
分别表示所有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部分。
$(+D)
$(+F)
分别表示所有的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部分。
$(?D)
$(?F)
分别表示更新的依赖文件的目录部分和文件名部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天糊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