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缓存
缓存,主要有两个用途:提高服务性能和并发。
缓存是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最快的方式之一。
我们设计缓存的目的是减少用户直接访问磁盘、访问网络带来的性能损耗,把磁盘、网络请求的内容存在在内存中,提升应用程序的访问速度和并发量。
高性能
提高应用的查询性能是大部分使用缓存的目的,特别是一些数据变动极不频繁的业务场景,比如权限查询这种情况加入缓存可以大幅降低数据库的读压力,极大的提升查询性能。
我们将缓存中的key保存到缓存中,然后在需要查询的时候直接查询缓存,而不走数据库,这样响应速度非常快,并且对于数据库的压力很小,一般缓存的查询都在微秒级,分布式缓存Redis中查询数据也在1ms中可以查询出来,这样在系统架构不进行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完成了500倍的性能提升。
所以对于一些需要复杂操作耗时查出来的结果,确定后面不怎么变化,但是有很多读请求,直接将查询出来的结果放在缓存中,后面直接读缓存就好。
高并发
mysql 数据库对于高并发的读写场景支持比较弱,通常单机支撑到 2000QPS 就开始出现性能瓶颈了。
所以若是系统高峰期一秒钟有1万个请求,那么一个 mysql 单机绝对会死掉,这个时候就只能上缓存,把很多数据放入缓存,别放入 mysql,缓存功能简单,说白了就是 key-value 式操作,单机支撑的并发量一秒可达几万十几万,单机承载并发量是 mysql 单机的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