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安装(略)
二、linux/vim命令
1.查看目录和文件
$ ll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不包括隐藏文件)
$ pwd
查看当前目录
$ ls -lA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包括隐藏文件)
2.创建/打开文件
$ vim xxx
如果存在文件xxx,则vim模式下打开;如果不存在,创建后打开。
3.退出vim模式下文件
Esc+ZZ(大写)
4.不知道如何描述的其他vim命令:
:set nu
显示行
$ cat xxxx
查看文件内容
i
进入编辑模式
三、git命令(本地库)
1.初始化
$ git init
对当前文件夹进行git初始化
$ git status
查看当前目录的git状态
2.设置签名
(1)设置项目级别/仓库级别签名
$ git config user.name xxxx
$ git config user.email xxxx
(2)设置用户级别签名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xxxx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xxxx
3.将文件加入缓存区与本地库
将新文件or修改后的文件加入缓存区:
$ git add xxxx
将新文件or修改后的文件加入本地库,但是需要再出现信息后添加commit message
$ git commit xxxx
添加本地库一步到位
$ git commit -m "commit message" xxx
4.查看当前目录的git版本
$ git log
多个屏幕显示控制方式:
空格 向下翻页
b 向上翻页
q 退出
简洁显示:
$ git log --pretty=oneline
或者
$ git log --oneline
或者
$ git reglog
HEAD@{移动到当前版本需要多少步}
5.版本控制
在git reflog查看版本控制之后,就可以查看各个版本的索引号,如下: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索引号进行版本控制
$ git reset --hard xxx
xxx即索引值。
使用^符号,只能后退;一个^表示后退一步,n个表示后退n步;
使用~符号,只能前进,同上。
6.比较文件差异
将工作区中的文件和暂存区中进行比较
$ git diff [文件名]
将工作区中的文件和本地库历史记录比较
$ git diff [本地库中历史版本] [文件名]
7.分支
(1)查看分支
$ git branch -v
(2)创建分支
$ git branch xxx
创建名为xxx的分支
(3)切换分支
$ git checkout xxx
(4)合并分支
1.首先切换至接受合并的分支
2.合并被合并的分支
$ git merge xxx
(5)合并时产生冲突
第一步:编辑文件,删除特殊的符号。
第二步:把文件修改到满意的程度后,保存退出。
第三步:git add 文件名
第四步:git commit -m “日志信息”
四、git命令(远程库)
1.保存地址
查看地址
git remote -v
保存
git remote add origin xxx
将地址xxx保存在名为origin的地方中。
2.推送
git push xxx (your branch)
xxx表示推送到的远程库的地址,your branch就是选择哪一个分支
如果推送到远程库时发生了冲突,将远程库的内容拉取到本地库进行手动合并,然后再推送到远程库
3.克隆
选择一个新文件夹进行克隆,注意克隆会把原始的整个文件夹都克隆下来。另外,会单独把远程库的地址保存在remote上。
git clone xxx
xxx是远程库的地址。
4.本地库拉取远程库
注意,本地库拉取远程库,通常还会与本地库的内容进行合并。
git fetch xxx (branch)
拉取处于地址xxx的分支branch的内容
拉取之后,本地库master分支内容不变,新增了origin/master分支,然后进行合并操作。
上面这个做法是将pull = fetch + merge分开进行,但是实际上我们可以直接pull:
git pull xxx (branch)
拉取处于地址xxx的分支branch的内容
两种的区别在于第一种是进行拉取之后手动进行合并,一般会用于文件差异比较大的时候;而如果文件差异比较小,甚至说只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那可以考虑使用pull直接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