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的最大优点是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无线网络传输速率达到了数百Mb/s,有线网络传输速率达到了数十Tb/s。因此,无线网络主要解决移动终端(如手机、PC等)与基站之间的连接,将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的主机连接至主干有线网络。
▶1.无线局域网的发展
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第一个基于数据包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ALOHANET,它包括7台计算机,采用双向星形网络结构,横跨4座夏威夷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它标志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诞生。
1990年,IEEE启动了无线网络标准IEEE 802.11系列项目的研究和标准制定,提出了IEEE 802.1l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等WLAN标准。1999年,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WECA)成立,后来更名WiFi(读[waifai],无线局域网兼容性认证联盟),WiFi联盟建立了用于验证IEEE 802.11产品兼容性的一套测试程序。2004年起,通过WiFi联盟认证的IEEE 802.11系列产品,可以使用WiFi这个名称。
▶2.无线网络的类型
无线通信标准主要由ITU(国际电信联盟)和IEEE制定。IEEE按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分为无线广域网/城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等。
1)无线广域网和无线城域网
无线广域网WWAN和无线城域网WMAN在技术上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往往将WMAN与WWAN放在一起讨论。无线广域网也称为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它是一种Internet高速数字移动通信蜂窝网络。WWAN需要使用移动通信服务商(如中国移动)提供的通信网络(如3G、4G网络)。计算机只要处于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区内,就能保持移动宽带网络接入。
2)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可以在单位或个人用户家中自由创建。这种无线网络通常用于接入Internet。WLAN的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0~300m,无线信号覆盖范围视用户数量、干扰和传输障碍(如墙体和建筑材料)等因素而定。在公共区域中提供WLAN的位置称为接入热点,热点的范围和速度视环境和信号强度等因素而定。
3)无线个域网
无线个域网(WPAN)是指通过短距离无线电波,将计算机与周边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如WUSB(无线USB)、UWB(超宽带无线技术)、Bluetooth(蓝牙)、Zigbee(紫蜂)、RFID(射频识别)、IrDA(红外数据组织)等。
▶3.4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集3G与WLAN于一体的无线通信技术,4G通信系统能够以100Mb/s的速度下载,上传速度也达到了50Mb/s,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LTE和WiMax是4G通信技术的两个主要竞争标准。LTE的设计思想是移动网络宽带化,即在原来移动通信网的基础上提高带宽(如采用WLAN技术);WiMax的设计思想是宽带网络无线化,即在原来WLAN的基础上增强移动功能(如50km超远距离传输)。它们分别获得了不同厂商和阵营的支持。
1)LTE技术
LTE(长期演进)是3G的演进,LTE按照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按照无线信号调制(将低频语音信号调制为高频载波,以减小天线尺寸)方式可分为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LET包括LTE-TDD(长期演进-时分双工)和LTE-FDD(长期演进-频分双工)两种通信技术。简单地说,LTE-TDD是不同用户占用不同的时间间隙进行通信,而LTE-FDD是不同用户占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
LTE-FDD技术由欧美主导,LTE-FDD的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领先于LTE-TDD。LTE-FDD是目前世界上采用国家和地区最广泛的4G通信标准。
LTE-TDD(也称为TD-LTE)技术由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移动、高通等企业共同开发,中国政府和企业是LTE-TDD的主要推动者。
LTE-TDD主要性能为:在20MHz带宽时能提供下行100Mb/s,上行50Mb/s的峰值传输速率;提高了蜂窝小区的通信容量;用户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支持5km半径的小区覆盖;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大于100kb/s的移动接入服务等。
LTE-Advanced(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是LTE的升级版,它完全兼容LTE,通常在LTE上通过软件升级即可。一般来说,现在的4G网络都是指LTE网络。
2)WiMAX技术
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以IEEE 802.16系列标准为基础,它主要用于无线城域网(WMAN)。WiMAX的前身是WiFi,但信号覆盖范围比WiFi大得多。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传输半径约为100m左右,而WiMAX信号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使用WiMAX技术在大学校园内部署无线网络时,只需要很少的基站就可达到整个校园无线信号的无缝连接。
WiMAX-Advanced(全球微波互联接人升级版)采用IEEE 802.16m标准,它是WiMAX技术的升级版,由美国Intel公司主导。随着Intel公司2010年退出WiMAX阵营,WiMAX技术也逐渐被运营商放弃,并开始将设备升级为LTE。
▶4.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NB-IoT
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2015年度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有32亿人联网,而全球手机数达到了71亿台。人与人的通信规模已接近饱和,物与物的通信则刚刚进入增长快车道。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车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远程抄表、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将产生海量连接,它们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
各国通信公司的蜂窝网络,覆盖了全球超过50%的地理面积、90%的人口,是全球覆盖最为广泛的网络。全球联网的物联网终端约40亿个,但接入移动网络的终端只有2.3亿个,物联网市场占比不足6%。大部分物联网应用通过蓝牙、WiFi等通信技术实现。
2016年,华为、沃达丰、高通、英特尔、中国移动等公司主推的NB-IoT(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通信协议,被3GPP(移动通信标准协议)组织确定为物联网通信的全球性统一标准。从技术层面看,NB-IoT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覆盖广。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网络的覆盖面积扩大100倍。
(2)支持海量连接。NB-IoT一个基站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假设全球有500万个物理站点,预计能够连接的传感器数量将高达4500亿个。
(3)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采用AA电池时,无须充电的待机时间长达10年。
(4)低成本模块。专家们认为,要想刺激NB-IoT大规模发展,通信模块成本必须低于5美元,如果成本降到1美元以内,则会带来爆发式增长。
(5)支持大数据。NB-IoT连接所收集的数据可以直接上传到云端,而蓝牙、WiFi等技术则没有这样的便利。
以前,物联网行业在终端、网络、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各不一致,使得物联网碎片化现象严重。NB-IoT的巨头联盟或许会成为终结碎片化、统一物联网的一个契机。
▶5.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1)无线局域网模型
IEEE 802.11标准定义的WLAN基本模型如图7-15所示。WLAN的最小组成单元是基本服务集(BSS),它包括使用相同通信协议的无线站点。一个BSS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通过一个AP(接入点,俗称为无线路由器)连接到主干网络。
扩展服务区(ESS)由多个BSS单元以及连接它们的分布式系统(DS)组成。DS结构在IEEE 802.11标准中没有定义,DS可以是有线LAN,也可以是WLAN,DS的功能是将WLAN连接到骨干网络(园区局域网或城域网)。
AP的功能相当于局域网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它是一个无线网桥。AP也是WLAN中的小型无线基站,负责信号的调制与收发。AP覆盖半径为20~100m。
2)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法
建立WLAN需要一台AP,它提供多台计算机同时接入WLAN的功能。无线网络中的计算机需要安装无线网卡,台式计算机一般不带无线网卡,笔记本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通常自带了无线网络模块。
AP的位置决定了整个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和数据传输速率。建议选择一个不容易被阻挡,并且信号能覆盖房间内所有角落的位置。线路连接好后,第一次使用WLAN时,需要对AP进行初始设置。不同厂商的AP设置方法不同,但是基本流程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