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两篇文章的基础,相信大家已经对物理层有了一定的概念了,那物理层的功能具体怎么实现呢?
这篇文章里,我将一一道来:
1. 物理层概述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网络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主要任务为:如何利用传输媒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传送和接收二进制比特(bit)流的服务。
物理层的具体功能
物理层协议的具体功能为:
- 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特性: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 比特的表示。
- 传输速率:每个比特的传输时间。
- 传输方式:单工、双工还是半双工。
- 位同步:收发双方的快慢一致。
- 线路配置:点对点还是点对多点。
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送表示字符、数字、语音、图像的二进制代码0、1比特序列的过程。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涉及四种通信技术:
常用术语
-
信息(Infomation)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认识。
-
数据(Data)是信息的表达方式(载体)。其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象等多种不同形式。本课中,数据理解为在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二进制数字编码。
-
信号(Signals)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示形式(光、电信号、无线信号)。
-
模拟信号(analogous signal)是指信号及其振幅、频率、相位等参数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一系列电脉冲,它的取值是有限的几个离散数值,其强度在某个时间周期内维持一个常量级,然后改变到另一个常量级。
-
码元 (code):是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值得注意的是当码元的离散状态有大于2个时(如M大于2个)时,此时码元为M进制码元。即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