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本文分析了一个臭氧发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该电路利用晶闸管的特殊特性,通过220V交流电经二极管整流后,在晶闸管门极产生触发电压。当电压超过反向击穿值(约5V)时,晶闸管导通,使高压包原边产生脉冲电流,经升压后在副边放电。这种设计简化了电路成本,具体原理有待实验验证。文中还对比了普通臭氧发生器电路的工作方式。
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晶闸管
臭氧发生电路
01 臭氧发生电路
一、问题提出
今天看到B站朋友提出一个有趣的电路问题。 他对于自己手边的臭氧发生器进行了拆解查看, 核心部分是一个高压发生器, 在玻璃管内产生放电。 电路板核心是一个三端器件, 根据器件上的文字, 可以查找这应该是一个小功率的晶闸管。 耐压为 400V, 工作电源 0.5A。 通过对它的背面电路分析, 可以逐步得到它的原理图。 将正面的元器件与背面的引线对照。 绘制出电路原理图。 那么问题来了, 可以看到电路高压包的原边与串联的电容连接在晶闸管的正负极。 但是, 220V的电源, 经过二极管施加在了晶闸管的正极和门极上面。 这个电路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 也就它是如何让高压包原边产生震荡的呢?
二、普通电路
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这种建议臭氧发生器的电路。 大都利用高压包将脉冲电压升压进而产生放电。 一般情况下, 220V交流电经过二极管整流,通过电阻给电容充电。 当充电电压在晶闸管门极上的分压超过触发电压之后, 晶闸管突然导通, 于是在高压包原边产生脉冲电流, 经过升压之后, 在副边进行放电。 充电电阻一般选择比较大, 使得充电电流无法满足晶闸管的保持电流, 再加上高压包原边电感与放电电容的谐振, 从而会使得晶闸管截止。 这个过程重复下去, 产生震荡, 继而形成高压输出。
▲ 图1.1.1 普通臭氧发生器电路分析
三、问题分析
对于前面的电路, 正常电源通过二极管整流之后的电源给晶闸管进行出发。 在它的正负极之间没有充电回路。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电路中的LC回路是如何充电的呢? 这里面,就需要了解到晶闸管的一个不为人常知道的特性。 那就是, 他的阴极和门极之间, 实际上存在着反向击穿回路的。 也就是阴极的电压超过门极电压之后, 阴极电流就会流向门极。 系列HCR100的数据手册中, 给出了这个反向击穿电压。 这个反向击穿电压大约为 5V。
※ 总 结 ※
本文分析了B站朋友提出的一个有趣的臭氧发生器电路的问题。 初步猜测, 这个电路使用了晶闸管的门极反向导通机制, 进而形成了放电电容充电回路。 这种设计极大的简化了电路的成本。 置于是否分析成立, 将来再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 相关文献链接:
● 相关图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