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spice仿真晶闸管脉冲电路
01 LTspice仿真电路
一、电路分析
刚才, 通过实验测试了这个单向晶闸管脉冲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于手边只有一个高压隔离探头, 所以在进行实验测量的时候, 只能同时观察一个信号, 这样在进行原理解释的时候, 还是需要来回切换. 下面, 在LTspice 中仿真这个电路, 这样便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了.
二、仿真电路
在仿真电路中, 使用了二极管 D2 来模拟晶闸管门极反向击穿的过程. 也就是它提供了从晶闸管的阴极到门极反向流动的通道。 从原理上来讲, 实际上的晶闸管门极反向击穿电压大约在10V左右, 现在这个电路中的门极反向导通只有 0.7V。 但是对于解释该脉冲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没有影响的。
下面, 分别观察二极管后面和晶闸管阴极的电压信号。 可以看到, 二极管后面是半波整流电压信号。 晶闸管阴极出现了两次脉冲信号。 这与前面通过实验电路测量到的波形是一样的。 当输入电压达到了最高值之后, 电容两端的电压也达到了最高值, 流过电容的电流也逐步下降到0. 随着输入电压的降低。 当降低达到一定数值, 晶闸管变导通, 于是在晶闸管阴极出现了放电脉冲。 随着放电结束, 晶闸管重新截止, 后面是 RC 充电电流过程。
配合原理, 这个过程更清楚。 在输入半波整流电压达到最大的时候, 电容上的电压也基本上充到了最高值。 这个充电回路包括 D1、L1、C1、D2, R1。 当输入电压下降, 也就是输入电压与地线之间的电压减小。 如果, 我们以电路最上面作为电压参考点, 随着输入电压下降, 实际上地线的电压是上升的。 也就是晶闸管门极电阻输入电压上升。 但是, 电容上的电压此时保持不变, 使得晶闸管阴极电压相对于参考电压保持不变。 因此, 将输入电压降低, 相当于门极输入电压升高, 此时就会产生门极输入电流。 当这个电流达到一定阈值, 晶闸管就会导通。 进而电容就有了放电的回路了。 这就是该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实际上, 将二极管D2去掉, 这个电路也是能够工作的。 原来,在LTspice中的晶闸管模型是自带门极反向击穿特性的。 通过仿真来看, 出现了两点变化。 一是晶闸管的阴极和地线之间, 出现了大约 5V的偏压。 这个5V就是晶闸管的门极反向击穿电压。 第二点, 就是晶闸管被触发的时候, 输入电压降低的更多了。 这是因为, 电容上充电的电压, 比起实际上输入电压最高值, 还要减去门极反激击穿电压的数值。 因此, 需要等到输入电压降低更多的时候, 才能够产生门极电流, 使得晶闸管导通。
令人想不到的是, 如果将电阻R2去掉, 此时电路就不工作了。 现在看来, 刚才在解释电路工作原理的时候, 还是出现了错误。 当输入电压降低, 实际上, 二极管D1会截止。 这是因为后面有电容充电电压, 使得D1反向偏置。 当输入电压进一步降低, 实际上, 是R2, 提供了C1放电回路。 这个放电电流会触发晶闸管, 使得它导通, 进而引起C1放电。 由此可见, 电阻R2是不能够被省略的。 本质上是它提供了晶闸管门极电流。 至此, 我们通过仿真说明了 晶闸管脉冲电路的工作原理。
※ 总 结 ※
本文利用了 LTspice, 验证了一个晶闸管脉冲震荡电路。 解释了他的基本工作原理。
■ 相关文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