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本文介绍了使用LTspice仿真SCR脉冲电路的方法。首先解决了LTspice中晶闸管模型缺失的问题,通过添加外部库文件实现正常仿真。文章分析了简化脉冲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调整门极电阻可改变脉冲次数。实验表明,采用全波整流电路可在每个半周期产生两次脉冲。仿真结果与实测波形一致,验证了该高压脉冲发生电路的可行性。相关技术细节可参考文末链接。
关键词
: SCR,LTspice
晶闸管脉冲电路仿真
01 LTspice仿真电路
一、SCR模型
在 LTspice中, 的确可以找到晶闸管的器件, 但是在仿真的时候, 会出现提示错误。 这说明现在LTspice中还需要提供 晶闸管的器件模型。 否则无法进行仿真。 在网络上搜索到别人提供的一个晶闸管的模型。 将他下载解压之后, 可以看到其中包还有一个晶闸管的模型文件。 可以在文件中加入该库文件。 这样便可以进行正常的仿真了。 需要说明的是, 需要将这个库文件拷贝到对应仿真文件相同的目录下才能够正常工作。
在这个模型仿真电路中, 将门极输入电压修改成一个峰值为50V的交流信号。 测量门极电压波形。 可以看到, 在正向电压时, 门极正向导通电压大约为 1V 左右, 这与普通的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相仿。 在施加反向电压的时候, 可以看到, 它具有10.5V左右的反向击穿电压。 这也与普通的晶闸管是差不多的。 实际上, 实际电路中, 也正是应用到晶闸管门极反向击穿的特性, 简化了电路的设计。 这样, 就无需再增加别的二极管, 来构成触发电路。 从而大大节省了电路中的元器件的个数。
二、简化电路
首先, 对于简化脉冲电路进行仿真。 这个电路省略了原来的整流二极管, 以及偏置电阻。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 电路依然工作正常。 这里是在LTspice中 搭建了这个简化版本的脉冲电路。 将输入的交流电压通过R1施加在 晶闸管的正极和门极。 这里测量了晶闸管的负极信号波形。 可以发现, 它也产生了两次放电过程, 与实际测量电路是一样的。
在输入电压为负半周的时候, 由于晶闸管是反向偏置的, 所以, 阴极上的电压波形实际上就是流过电阻R1的充电电流对应的波形。 当电压来到正半周的最高点。 此时电容充到了最高电压, 减去晶闸管门极反向击穿电压。 接下来, 随着输入电压下降一定电压, 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够变化, 因此, 就使得晶闸管的阴极电压随之也下降, 指导下降低于0V, 此时, 晶闸管就会产生门极电流。 晶闸管导通, 产生了放电脉冲电流。 接下来, 晶闸管截止, 电容重新充了电压。 再随着输入电压下降, 于是又产生了一次晶闸管的导通。 最后, 剩下的电压太低了, 没有再产生晶闸管导通。 这些波形, 与实际测量电路波形是相符合的。
如果, 将晶闸管门极电阻减小到1k欧姆, 可以看到, 电路可以产生多次脉冲放电, 这是因为每次放电之后, 电容上的电压都会快速恢复, 现在能够产生5次脉冲。 反之, 如果将门极电阻增大到20k欧姆, 此时, 只能产生与冲刺脉冲。 因为放电之后, 电容电压充电比较慢, 最终没后形成二次放电过程。
三、全波整流
为了能够在每个半周期都能够产生脉冲放电, 这里使用一个整流桥电路将输入交流电接入晶闸管脉冲电路。 这里的电阻R2是必须增加的。 这是因为前面的整流桥的存在, 使得晶闸管的门极电流只能通过R2来提供了。 下面查看一下仿真信号。 不出所料, 在每个整流半周期, 都会产生两次晶闸管导通。 每个正弦半波, 都是前面电压上升周期给电容充电, 后面电压下降的时候, 电容放电。 具体的过程和前面简化电路是一样的。
※ 总 结 ※
本文利用LTspice, 仿真了晶闸管简化脉冲电路, 可以通过修改门极电阻, 改变单周期脉冲的个数。 对于输入交流电压进行桥整理, 则可以在每个半周期, 晶闸管都能够产生脉冲放电。
■ 相关文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