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从主观交易转量化了,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似乎学了很多,也有了一些想法。但是乱糟糟的不成系统,这一块那一块的转脸忘掉了。
打算借这这个公众号陆续把这些收获和想法整理出来,梳理成文,后续进一步慢慢整理,方便随时拾起来。主要包括各种方法论或者一些网络上公开的国内外的经典策略的研究和整理。因为不涉及在跑的实盘策略,所以也没啥可藏着掖着的,大多数内容网络都可以搜到,甚至有些连AI都知道。于是顺便发出来分享下,有人看就当赚个榨菜钱,没人看就当自己写给自己,方便加深理解和有迹可查。
写下来的目的仅仅是把这些零散的知识串在一起。一些个人理解不敢说绝对正确,但是多数都是集百家之长经过思考后所做的总结。
因为只是杂乱的笔记整理,疏漏之处,万望评论指正。
二、从主观交易讲起
市场上讨论最多的从来都是主观交易方法论。主观交易者和量化交易者一样,都是依赖于成形的交易模型。
与量化交易者拥有多套策略相似的,主观交易者脑海中也会存储多套交易模型,也一样是在盘中去选择使用哪一套模型进行交易。(有观点认为主观交易和量化交易此处不一样,但对于合格的主观交易者一般大脑和量化程序运行模式并无太大差异)
另一方面,主观交易者也强调交易系统:通过经过回测的胜率、赔率和仓位控制来配合模型进行交易。但主观交易缺点在于,这些计算如果放在中长周期,往往会有充分时间进行计算,但是如果在中短线上则会因为反应速度、情绪心理、杂事干扰等等因素干扰而产生较大的偏差,最终偏离自己精心设计的交易系统。
2.1. 中长线交易
以前一直在做中长线基本面交易。老实讲,商品市场做基本面长线交易并不难。多数顺基本面交易者每年都能多少获得些正收益。基本面多数情况下需要中长线的持仓和等待。就像期权越是远期的期权时间价值越高一样的道理:长线的持仓和等待伴随着不确定性,甚至时间会扭转基本面的供需格局。这点的影响在于:
-
对于小资金投资者会有较大风险和心理影响;
-
因为时间导致的懈怠错失更好的入场时机。
-
和期权一样,期货中长线持仓也客观存在着时间价值的损失(资金利用率问题)。
所以中长线交易的最好解决办法是交易期权,而非期货。但是期权的中长线对于小资金来讲收益绝对值确实太低。顺基本面情况下,多数具有套利性质的无风险期权策略组合,年化能做到3~5%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考虑到操心程度,真的远远不如债基。最常见的问题是期权中风险收益比的矛盾,比如常见的Backspread:
-
如果追求接近零风险,盈亏平衡点就需要选择很远,算下来收益预期(不是最大收益)可能连10块却可能都不到。
-
盈亏平衡点选的太近,就需要比期货还费心的去做Delta对冲和止盈止损,每天草稿纸算满,否则风险比期货还大,甚至会有几十甚至上百的杠杆亏损,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啊!
2.2 不谈超短了
一些民间手动的顶级高手多数出自于日内超短,很厉害也很神秘。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讲,超短伴随的问题都是显而易见,不细谈了。而且随着量化发展,手动超短只会越来越难。
三、问问自己
从手工到量化的转换需要一些基础的思考,比如:
-
要通过量化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