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讲PCIe(10)——事务层介绍

一、事务层概述

        事务层在响应软件层的请求时,会生成出站数据包。同时,它也会检查入站数据包,并将其中包含的信息传递到软件层。事务层支持非发布事务的分割事务协议,能够将入站的完成数据包与之前传输的非发布请求相关联。该层处理的事务使用事务层数据包(TLPs,Transaction Layer Packets),这些事务可以分为四类请求:

  1. 内存(Memory)
  2. IO(Input/Output)
  3. 配置(Configuration)
  4. 消息(Messages)

        前面三类请求在PCI和PCI-X中已经支持,而消息是PCIe中特有的一种请求类型。一个事务被定义为:包含一个向目标设备发送命令的请求数据包,和目标设备返回的任何完成数据包的组合。表2-2列出了不同的请求类型。

### PCIE接口与FPGA的相关实现或配置 #### 1. 使用可编程逻辑实现PCIe的方法 在FPGA上实现PCIe接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具体取决于设计目标和资源限制。以下是常见的三种方法: - **方法一:采用第三方PHY接口器件** 此种方案中,物理层协议由外部的PHY芯片处理,而事务层及相关逻辑则运行在FPGA内部[^1]。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PHY芯片技术,减少对FPGA内部资源的需求。 - **方法二:基于软核的设计思路** 利用FPGA内部的软核功能模块来实现完整的PCIe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事务层。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会消耗较多的FPGA逻辑资源,并且某些高级特性可能需要用户手动编码实现。 - **方法三:基于硬核的设计理念** FPGA厂商通常提供内置的PCIe硬核支持,这种硬核可以直接承担起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从而极大地简化了开发过程。开发者仅需关注事务层的数据流控制以及配置空间的具体定义即可。 #### 2. PCIe配置空间的理解 为了使FPGA能够正常工作在一个PCIe环境中,必须正确设置其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这是每一个PCI设备都必需的一部分,包含了诸如Vendor ID, Device ID等基本信息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寄存器组[^2]。这些寄存器不仅帮助主机识别外设的身份属性,还提供了访问状态监控及错误报告等功能。 #### 3. 开发流程概览 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基于FPGAPCIe解决方案涉及到几个关键阶段: - 硬件描述语言(HDL)编写以映射底层电路行为; - 调整参数匹配实际应用场景下的带宽需求; - 测试验证整个系统的互操作性和稳定性[^4]。 下面给出一段Python伪代码表示如何模拟初始化过程的一个片段: ```python def initialize_pcie(): configure_phy_layer() setup_data_link_logic() define_transaction_handlers() initialize_pcie() ``` 此脚本仅为示意目的所作,并不代表真实世界中的任何特定产品或服务。 #### 4. 总结建议 对于大多数嵌入式应用而言,掌握基本的操作序列——即初始化配置、可靠的数据交换机制建立以及必要时候触发中断响应便已足够满足日常项目所需。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pple_ttt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