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O不常规的应用

一、fifo的复位后的满标志位状态

IP中设置方法

1、Block Ram和Distributed Ram

 通过设置上图中的值为1(默认)或者为0,设置full相关信号在复位后的状态。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对应关系。

2、Bulitin FIFO

该类型下,读写FIFO的位宽一样,不能修改,复位方式默认为异步复位,Full Flags Reset Value固定为0

 

 full相关信号在复位是为0.

二 、复位问题

1、同步或异步复位

1.1、Block Ram和Distributed Ram

同步或异步复位设置,按照下图中的勾选,同时建议使能安全回路。

异步复位后,需要间隔6个时钟周期才能再次复位。

 勾选使能安全回路后,在wr_rst_busy拉低后再开始写数据,在rd_rst_busy拉低后再开始读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使能安全回路后,读写的复位有效作用时刻点有多不同,读复位滞后写复位,在读复位有效作用前,可以正确的读出数据。

rd_rst_busy拉高后,读输出的数据为乱码,不再是fifo中预先读出的下一个数据。 

2.1、Bulitin FIFO

该模式下默认为异步复位

2、复位时长

2.1、Block Ram和Distributed Ram

 异步复位建议持续时间长度大于3个慢时钟周期。

2.2、Built-in FIFOs

  异步复位建议持续时间长度大于5个慢时钟周期。

3、复位后间隔多久才能进行读写操作

理论给出的时长为六个,实际仿真需要13个时钟周期

 

 三、溢出标识

 可用于判断FIFO满后是否仍有写操作(满后写操作被拒绝,产生高电平),或者空后是否还有读操作。

 

<think>好的,我现在要处理用户关于预读FIFO的问题。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需求。用户之前提到了预读FIFO实现机制和使用场景,所以我的回答需要涵盖这两个方面。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特别是引用[1]和[2],预读FIFO(FWFT)与非预读FIFO的区别在于数据的提前输出。非预读FIFO需要读信号有效后才能输出数据,而预读FIFO在数据就绪时就已经出现在输出端,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接下来,实现机制部分。引用[2]中提到,预读FIFO在标准FIFO基础上增加了使能控制器和输出寄存器。控制器负责调整读地址和empty信号,使得数据在用户发出读信号之前就已经预取到输出寄存器中。这需要修改读指针的逻辑,使得当FIFO非空时,数据提前准备好。同时,empty信号也需要相应调整,确保在数据有效时正确指示状态。 关于使用场景,引用[1]指出预读FIFO常用于高速设计,比如FPGA中的数据处理,尤其是在需要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的场合,如高速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或网络传输。这时候,后级模块无需等待时钟周期即可获取数据,提升整体系统性能。 我需要验证这些信息是否准确。根据引用[3],标准FIFO是队列结构,而预读FIFO通过硬件调整实现提前输出。用户可能还关心如何区分FWFT和普通FIFO,以及具体的Verilog实现细节。过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机制和场景,所以应保持回答的针对性。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询问实现细节、时序分析或者与其他技术的对比。确保问题能够引导用户深入理解预读FIFO应用和优化方法。</think>### 预读FIFO(FWFT)实现机制及使用场景 #### 一、预读FIFO的核心机制 预读FIFO(First-Word Fall-Through,FWFT)的核心特性是**数据预取**,其实现机制与非预读FIFO有显著差异: 1. **数据预取逻辑** 当FIFO内部有数据时,预读FIFO会**提前将第一个有效数据输出到数据总线**(`rdata`),无需等待读信号(`rd`)触发。用户可直接在下一个时钟周期获取数据,而标准FIFO需等待`rd`有效后才会输出数据[^2]。 2. **地址控制优化** 预读FIFO的读地址逻辑被调整为**始终指向当前有效数据的下一位置**。例如,当FIFO非空时,读地址会预先加1,确保数据准备好后立即输出[^2]。其行为可通过以下伪代码表示: ```verilog if (FIFO非空且未收到rd信号) { 读地址 = 当前数据地址 + 1; rdata = FIFO[当前数据地址]; } ``` 3. **状态信号调整** 预读FIFO的`empty`信号需与数据预取逻辑配合:当最后一个数据被预取到输出寄存器时,`empty`才会拉高,避免过早指示空状态。 #### 二、预读FIFO与非预读FIFO的对比 | 特性 | 预读FIFO (FWFT) | 标准FIFO | |---------------|-------------------------------|-------------------------| | **数据输出时机** | 数据就绪后立即输出 | 需`rd`信号触发 | | **时序延迟** | 零等待周期(单周期读) | 至少1周期延迟 | | **应用场景** | 高速低延迟系统 | 常规时序控制场景 | #### 三、典型使用场景 1. **高速数据处理流水线** 在图像处理或网络数据包解析中,预读FIFO可消除后级模块的等待时间,例如: $$ \text{总处理时间} = N \times T_{\text{cycle}} - (N-1) \times T_{\text{wait}} $$ 其中$T_{\text{wait}}$为传统FIFO的等待周期,预读FIFO通过消除$T_{\text{wait}}$提升吞吐量[^1]。 2. **跨时钟域数据缓冲** 在异步FIFO场景中,预读机制可减少接收端时钟域的同步延迟,适用于ADC采样数据实时传输等场景。 3. **低功耗设计** 通过减少无效时钟周期切换,预读FIFO可降低动态功耗,在移动设备DSP中广泛应用[^2]。 #### 四、实现示例(Verilog片段) ```verilog module fwft_fifo ( input wire clk, rst, input wire rd_en, output reg [7:0] rdata, output wire empty ); // 内部标准FIFO接口 wire [7:0] fifo_rdata; wire fifo_empty; reg fifo_rd_en; // FWFT控制逻辑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rst) begin fifo_rd_en <= 0; rdata <= 0; end else if (!fifo_empty && !empty) begin // 预取数据到输出寄存器 rdata <= fifo_rdata; fifo_rd_en <= 1; end end // 标准FIFO实例化 standard_fifo u_fifo ( .clk(clk), .rd_en(fifo_rd_en), .rdata(fifo_rdata), .empty(fifo_empty) ); endmodul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朝阳群众&热心市民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