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居民庆祝达成停火协议。

【专题报道】加沙停火:战火之中曙光初现,和平之路道阻且长

近东救济工程处
加沙居民庆祝达成停火协议。

【专题报道】加沙停火:战火之中曙光初现,和平之路道阻且长

编辑:实习记者 王潋孜
和平与安全

尽管加沙停火协议已经达成,但以色列议会于上周四生效的法案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及约旦河西岸(包括东耶路撒冷)开展工作,这让本就脆弱的人道救援体系更加不稳定。同时,以色列在达成停火协议后仍继续对西岸的杰宁难民营实施打击,令和平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战火暂息,加沙人民渴望重建,但停火的脆弱和对未来的迷惘仍笼罩这片土地。

2025年1月15日,经过15个月的激烈冲突,以色列与哈马斯终于达成加沙停火协议,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和平曙光。

虽然协议达成时当地已是深夜,但加沙地带的流离失所者仍然纷纷走上街头互相庆祝,暂时抛开战争带来的痛苦,拥抱久违的喜悦和希望。

当地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白天。

与此同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第一时间对停火协议表示欢迎。

古特雷斯在声明中指出:“我对加沙达成停火协议及宣布释放人质表示欢迎。我赞赏调解方埃及、卡塔尔和美国为促成该协议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他们坚定不移地寻找外交解决方案是取得这一突破的关键。”

人们在加沙地带中部的代尔巴拉赫市庆祝停火。
近东救济工程处
人们在加沙地带中部的代尔巴拉赫市庆祝停火。

15个月的颠沛流离

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阿萨克洪水”行动导致局势迅速升级以来,加沙的人道主义状况急剧恶化。

在过去15个月里,加沙有近10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超过4.6万人丧生,11万人受伤,至少有1.45万名儿童死亡,另有约1.7万名儿童失去父母或与家人离散。

在过去几个月里,每月平均只有40至50辆人道主义卡车能够进入加沙,这些车队还经常面临抢劫或袭击的威胁,加沙普遍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和粮食不安全。

随着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的实施,截至目前,哈马斯已经释放8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质,并交由红十字会转送至以色列,而以色列则释放了110名巴勒斯坦囚犯。

在哈马斯和以色列发生冲突期间,加沙大部分地区遭到破坏。
儿基会/Eyad El Baba
在哈马斯和以色列发生冲突期间,加沙大部分地区遭到破坏。

人道主义援助数量激增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家联合国机构及合作伙伴正在迅速采取行动,利用来之不易的停火机会扩大人道主义响应。

1月19日,在协议生效后的几分钟内,援助卡车便开始进入加沙。仅在停火第一天,就有总计超过1300辆卡车排在加沙外围,随时准备向有迫切需求的儿童和家庭提供营养、水和卫生、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支持物资。

世界粮食计划署也迅速展开行动,首批卡车从埃及进入加沙。粮食署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向加沙输送至少150辆卡车的物资,重点提供面粉和即食食品等紧急粮食援助,支持当地粮食生产,补充面包店库存,以及为数千名严重营养不良儿童提供营养补充。

粮食署巴勒斯坦地区主任雷纳德表示:“在我身后可以看到,物资已经到达。我们现在可以确保110万处于粮食危机中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援助。而且目前车队通过检查站时没有遭到抢劫。我们希望未来几天和几周,安全局势能够保持稳定,保障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安全,能够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而我们也能够继续为他们提供支援,为实现持久的停火奠定基础。”

援助物资被装上卡车,跨过以色列边境运抵加沙。
粮食署
援助物资被装上卡车,跨过以色列边境运抵加沙。

恢复医疗体系成为首要任务

恢复加沙地带的医疗系统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鉴于大规模破坏和复杂的操作条件,满足巨大的医疗需求并重建健康系统将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一位来自加沙的流离失所者表示:“我们祈求这次停火能带来和平与安宁,能够让我们重建家园,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过上人类应有的生活。在经历了苦难与痛苦之后,我们希望医院能够首先得到修复,帮助贫困的巴勒斯坦人民治疗他们的伤痛。”

加沙的希法医院已沦为一片废墟。
人口基金/Dominic Allen
加沙的希法医院已沦为一片废墟。

满怀信心,重返家园

在停火协议达成后的数天里,除援助物资大量进入加沙外,流离失所者与流落海外的难民也开始陆续返回家园。

儿基会驻加沙新闻官博伦表示:“早上11点30分,停火协议刚刚生效。没有飞机的声音,也没有飞机再飞过头顶,爆炸声也停止了。许多家庭就像这户家庭一样,开始收拾行装返回他们的家乡拉法,看看他们的房子是否还屹立。孩子们跟我谈起遗留在家中的玩具,希望回到家后还能再次找到它们。”

返回家园的居民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位加沙北部居民面对镜头时说:“一年零四个月后,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一直在承受战争的痛苦,只能祈祷亲人不会死去、也不会有人失踪。虽然很多人失去了家人,但感谢真主,我们活了下来。我们会重建家园,因为我们不是懦弱的民族,尽管他们总是这样说我们。只要梦想不止,家园的基石就会再次矗立。”

停火协议实施后,加沙居民正在重返家园。
近东救济工程处
停火协议实施后,加沙居民正在重返家园。

1月21日,联合国驻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人道协调员穆罕纳德·哈迪在停火协议达成后首次踏上加沙的土地,感受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氛围。

他表示:“今天早上进入加沙时,我感觉这可能是我35年人道主义工作生涯中最幸福的一天。我踏入加沙的那一刻,与过去10至11个月里的感受完全不同。我感到人们的态度有所改变,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看到人们已经开始行动,有些人正在返回自己的家园。我看到已经有人在清理道路。与以往进入加沙时相比,这次我感到秩序有所恢复。当时,我们的人道主义援助卡车曾遭到抢劫,而这次,我看到情况正在改善。”

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道主义协调员穆罕纳德·哈迪访问加沙地带北部。
联合国新闻
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道主义协调员穆罕纳德·哈迪访问加沙地带北部。

实现持久和平与复兴,道阻且长

然而,尽管许多人已经开始返回家园,重建之路仍充满挑战。据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估计,加沙有超过16万个住房单元遭到摧毁,70%以上的民用基础设施因持续轰炸而严重受损。援助物资数量虽然相较冲突期间有了极大提升,但依旧无法充分满足加沙地带的巨大需求。

此外,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停火后的第六天、1月21日已开始在另一块巴勒斯坦领土西岸针对杰宁难民营开展了代号为“铁墙”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当天造成至少1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40多人受伤。

这为并不牢固的加沙停火协议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人们渴望和平的梦想依旧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