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母语日25周年:守护语言多样性,共建包容未来
周五(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今年的母语日迎来2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时刻,庆祝活动旨在回顾全球在保护语言多样性和推动母语发展的不懈努力,同时强调语言在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以及构建包容与和平社会中的关键作用。
周五(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今年的母语日迎来2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时刻,庆祝活动旨在回顾全球在保护语言多样性和推动母语发展的不懈努力,同时强调语言在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以及构建包容与和平社会中的关键作用。
纽约当地时间周五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大会堂游客大厅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福到联合国”新春活动。包括众多联合国高级官员、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内的数百宾客齐聚一堂,共迎蛇年新春的到来。
在1月24日国际教育日,联合国应对全球紧急情况和持续危机中教育问题的全球基金“教育不能等待”发布了最新的《全球估算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内,全球因受危机影响而亟需优质教育支持的学龄儿童数量激增了约3500万,预计到2024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2.34亿。
古特雷斯秘书长周五在庆祝国际教育日的致辞中表示,学习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石。他强调,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孕育着无限潜力,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
联合国在去年9月的未来峰会上通过了首份《全球数字契约》,呼吁在当今数字时代,私营部门、技术界、研究人员和民间社会等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开放、安全和可靠的数字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周一宣布,2025年国际教育日(1月24日)将聚焦人工智能议题。他呼吁教科文组织会员国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投入,以推动实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理性应用。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致力于将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好处带给世界上的每个人。“空间促进妇女发展”项目旨在促进世界各地的妇女和女孩获得太空探索、科学和技术、科学、工程和数学教育以及职业机会,促进空间领域的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参与过“空间促进妇女发展”项目活动的一位女性空间科学家张逸云,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介绍了她的工作和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周一发布一则短片,生动展现了孩子们对于如何建立安全学校的期望与建议。短片明确指出,对于所有学生而言,学校应成为安全、包容并充满关爱的场所,为学习和社会融合创造条件。
联合国旅游组织于 2021 年推出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活动,目的在于将旅游业转化成促进农村繁荣和福祉的催化剂。鼓励乡村旅游目的地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可持续增长的有效工具,保护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大众传播这个词的定义和内涵也因此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手持移动端的个人在信息网络中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工智能在信息传播中的伦理边界又在哪里?传统媒体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我在不久前采访了到访联合国纽约总部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