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高级别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加强多边主义 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实现全面和平

古特雷斯秘书长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古特雷斯秘书长在安理会发言。

安理会高级别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加强多边主义 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实现全面和平

联合国事务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周二于安理会举行的“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强调,在当前全球面临的多重挑战下,多边主义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容忽视。他指出,多边合作不仅是联合国跳动的心脏,更是实现持久和平、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的根本保障。

古特雷斯在讲话中回顾了联合国成立80年来在防止战争、消除贫困和推动全球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联合国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其宗旨是为了避免未来重蹈战争覆辙,并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为基础,促进各国通过对话、辩论与共识构建和平。

在强调多边主义力量的同时,古特雷斯提出了对联合国机制进行必要改革的紧迫性。他指出:“我们拥有国际合作的硬件,但软件需要更新。必须更新代表性、更新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并确保各国恪守以公正和公平为基础的多边主义原则。”他强调,这一呼吁不仅体现在联合国机构内部的改进,更延伸到安理会改革、全球金融架构和数字治理等多个领域。

古特雷斯详细阐述了《未来契约》的核心内容,指出该契约旨在构建以全面和平为核心的全球治理新框架。其中包括加强和平机制、促进预防外交、推动核裁军多边协定以及终止化学和生物武器使用的新战略。该契约还特别强调了妇女、青年和边缘化群体在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建立人工智能治理机构,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决策体系。

针对当前严峻的全球挑战——从气候危机、贫困和不平等到核战争和极端主义的威胁——古特雷斯强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球团结和多边解决方案。面对我们周围的挑战,我敦促所有会员国继续加强和更新我们的全球问题解决机制,让这些机制既符合目标,也服务于人民,更能促进和平。”

古特雷斯还特别呼吁安理会成员国克服分歧,通过对话和共识来推动更有效的和平行动。他引用历史经验指出,即使在冷战最黑暗的日子里,集体决策和积极对话依然维护了国际集体安全。

中国:反对恃强凌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王毅(中)主持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会议,重点讨论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问题。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中国外长王毅作为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代表主持了周二的高级别会议。他在发言中表示,中国主张坚持主权平等。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这是联合国宪章的首要原则。要厉行国际法治,确保国际法有效实施,反对双重标准和选择性适用。任何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都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侵犯。任何绕过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都于法无据、于理不合、于情不通。

他表示,中国同时主张坚持公平正义。新形势下,国际事务不应再由少数国家垄断,南方国家有权提出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发展成果也不应再由少数国家独占,各国人民都有过上幸福生活的权利。

王毅呼吁坚持团结协作。他表示,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协作取代对抗,以共赢防止多输,以“大团结”破击“小圈子”。联合国安理会更应超越狭隘的地缘政治考量,秉持团结合作的精神,履行好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发挥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在谈到巴勒斯坦问题时,王毅表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都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家园,不是政治交易的筹码。‘巴人治巴’是加沙战后治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要坚持‘两国方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实现中东地区长治久安。”
 

俄罗斯:西方国家削弱联合国权威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安全理事会关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会议上发言,重点是实践多边主义、改革和改善全球治理。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会上表示,尽管联合国体系存在不足,但其成立的初衷是防止世界大战,这一目标至今仍然至关重要。然而,他警告称,由于西方国家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和国际法的核心地位,全球正处于核大国直接军事对抗的边缘。

他指出:“每当武力支持者无法在安理会推动他们期待的结果时,我们都会看到单方面强制措施的大范围使用。”

他批评说,西方国家无视《联合国宪章》,对安理会一系列关键国际问题的决议采取选择性执行的做法,已经成为其外交政策的显著特征。

谈及乌克兰危机,他表示:“现在越来越清楚,谁真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平等的世界,谁仍然沉浸在过去,执意推动自身的地缘政治议程。”

法国:绝不能屈服于单边主义的诱惑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德里维埃在安理会发言。(档案图片)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德里维埃在会上发言表示:“当我们的全球治理体系受到越来越多危机的挑战时,我们绝不能屈服于单边主义的诱惑。这将导致所有国家间的普遍对抗,损害所有人的利益,甚至损害那些自认为最强大的国家的利益。法国重申支持多边主义、尊重国际法以及合作与团结的价值观。”


他说:“安理会必须能够采取行动,发挥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国际社会寄予厚望:我们必须为巴勒斯坦、乌克兰、苏丹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做更多工作。”

德里维埃表示,法国认为,否决权不是一种自由裁量的特权,而是一种特殊的责任。正是本着这一精神,自2015年以来,法国一直与墨西哥合作,倡议在大规模暴行,即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和大规模战争罪的情况下规范对否决权的使用。

英国:加强应对新兴挑战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吴百纳在安全理事会关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会议上发言,重点是实践多边主义、改革和改善全球治理。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吴百纳在会上重申了英国对联合国的承诺。

她表示:“正如秘书长所强调的,以及今天许多发言者所重申的,《未来契约》展现了国际社会振兴多边体系的坚定意愿和承诺,其中包括对联合国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她呼吁采取新的方法来应对全球新兴挑战,并指出,2025年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将迎来一系列关键性峰会,涵盖性别平等、海洋保护、发展融资和气候变化等议题。

她强调:“这些峰会旨在解决全球共同关切的问题。它们的成功不仅关乎取得实质性进展,也关系到联合国作为多边合作核心平台的信誉。”

美国:重新评估对联合国的支持

美国常驻副代表谢伊在安全理事会会议上就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发言,重点是实践多边主义、改革和改善全球治理。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谢伊在会上回顾了美国在二战后帮助建立联合国的历史,但她表示,联合国机构近年来偏离了其核心使命。

她说:“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审视这一机构的不足之处”,并特别提及联合国内部长期存在的“反以色列偏见”。她认为这种情况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愈演愈烈。

她指出,安理会本应关注的关键问题却经常被搁置。美国目前正在评估其对联合国的支持,并将衡量联合国的行动是否符合美国利益,同时考虑是否应推动相关改革。

此外,谢伊表示,美国不会支持人权理事会等联合国机构,并将重新审查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立场,理由是“这些机构内部长期存在反犹太主义或反以色列情绪”。